受188bet平台app官方 科技创新工程和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支持,我所国贸室2017年入职职工张永勋作为第一作者、李先德研究员作为通讯作者撰写的论文《How to balanc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servation of Important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 (IAHS) and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sustainable industrial integration development》被院选英文核心期刊、Web of Science JCR一区(Q1)期刊《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SCI,IF=5.651,5-year IF=6.352)接受并在线发表。
在工业化和快速城市化时代背景下,城乡差距不断拉大,为了解决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2015年底,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培育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促进农民持续较快增收。文件发布以来,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得到广泛的关注和研究。2002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联合全球环境基金(GEF)等国际机构,共同发起旨在保护全球范围内在保护全球范围内的典型传统农业系统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lobally Important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 简称GIAHS),目前全球已有52个GIAHS。中国自2012年由农业农村部开展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China Nationally Important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 简称China-NIAHS)发掘保护工作以来,共评选了四批共91个China-NIAHS。农业文化遗产地不同于一般的农村地区,受自然条件限制因素多,且承担着严恪的遗产保护任务,但资源类型丰富、品质高,正面临着保护与发展的巨大矛盾。如何有效协调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发展,已成为全球的农业遗产地面临的重要难题。本文从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提出的GIAHS概念、内涵与遴选原则出发,综述国际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研究进展,结合农业文化遗产地特征和现有研究基础,全面分析了遗产地资源系统特征和产业发展的约束条件,提出了由农业文化遗产地一二三产业融合概念、内涵、发展原则以及实现过程构成的理论框架,指导农业文化遗产地如何平衡遗产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实现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和遗产地可持续发展。
文献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959652618327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