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浏览次数:1115
日期:2016-04-06
一、团队组成
团队现有人员15人,首席科学家严准博士为中国农科院“青年英才计划”A类人才,科研骨干6人(含流动2人),科研助理5人(含流动1人),其他人员3人;其中6人具有高级职称,11人有博士学位,1人为高级实验师。
二、研究领域
麻类、萝卜、玉米等南方经济作物重要土传病害病原物的群体结构及发生流行规律;麻类等经济作物的抗病机制及重要土传病原物的致病机制;麻类等南方经济作物重要土传病害生防菌株的筛选、鉴定、防控机制及遗传改良;南方经济作物重要土传病害的绿色防控技术。
三、代表性成果
1、鉴定1种苎麻新病害
对我国苎麻叶片上1种新病害,从症状特征、病原菌菌落形态、分子生物学特征进行了研究,将病害命名为苎麻黑斑病,病原菌鉴定为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结果发表于《Journal of Phytopatholgoy》。
苎麻黑斑病田间症状(a), 叶片正面(b),叶片背面(c)和病菌(d)。
2、初步揭示苎麻抗根腐线虫分子机制
通过RNA测序研究比苎麻较抗、感品种受线虫侵染后的基因表达,发现线虫诱导后抗病苎麻品种病程相关蛋白、蛋白酶抑制剂及转录因子等基因多呈现上调表达,cystatin可能在苎麻抗线虫中发挥重要作用,相关结果发表于《Internatio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
3、获得1株广谱、高效、促生生防菌
鉴定多种对立枯丝核菌、镰刀菌、疫霉菌和炭疽菌具有较好的拮抗效果的生防菌菌株。其中PBS14(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发酵液和挥发性物质均对立枯丝核菌、镰刀菌、疫霉菌等土传病原菌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其并对辣椒等作物具有促长作用。
PBS14亚麻炭疽菌(a)及枯萎病镰刀菌(b)的抑制效果。
PBS14的挥发性物质对立枯丝核菌有拮抗作用(左对照,右处理)。(a)空白对照,(b)立枯丝核菌,(c)PBS14。
不同土壤条件下辣椒苗生长情况。(a)含疫霉病菌,(b)含疫霉病菌+生防菌空白培养液,(c)含疫霉病菌+生防菌发酵液。
4、鉴定160余份经济作物土传病害病原菌
在不同地区收集萝卜软腐病、黑腐病病原菌样本102份,研究病菌毒力鉴定方法并进行毒力鉴定;收集玉米瘤黑粉病样品60余份,获得不同菌落、细胞形态的玉米瘤黑粉菌(Ustilago maydis)菌株。为研究病原菌群进化及致病机理奠定基础。
Erwinia carotovora在萝卜寄主上的发病过程。
两种Xanthomonas campestris菌株毒力比较。
健康(a)和接种瘤黑粉发病的玉米苗(b)以及不同形态的玉米瘤黑粉病菌(c-e)。
5、研制了植物病原线虫表面消毒新器具
针对传统植物病原线虫表面消毒方法中多次转移线虫造成损失损伤的弊端,研制了1种用于线虫表面消毒的新器具,获得专利。
下一篇:无
所属类别: 科研动态
该资讯的关键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