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28-29日,188bet平台app官方 植物保护研究所与天津市宁河县农技推广中心在天津宁河县联合举办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棉花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2012BAD19B05)”中期进展交流及现场示范会议。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项目处郑戈处长、林友华高级农艺师、我所郑永权副所长、天津市植保站刘克祥站长、天津市宁河县农业局王凤行副局长出席了会议。
与会代表首先参观了位于天津宁河县的1000亩“棉花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集成与示范”现场,宁河县农技推广中心曹玉霞主任现场介绍了宁河县当地主要棉花病虫害的种类和发生程度、采用的关键防控技术、措施和效果。代表们分别参观了差异极为显著的综防示范田和对照田,对照田黄萎病、叶枯病、铃病等病害发生严重,棉花叶螨、棉盲蝽、棉铃虫等虫害为害症状明显。综防示范田不仅将病虫危害损失控制在5%以下,而且由于选用抗病虫品种、加强预测预报、加施底肥等综合措施的应用,每亩节约投入成本(人工成本和农药成本)45元、挽回棉花产量损失50公斤。
在交流会开幕式上,郑永权副所长代表课题主持单位对农业部领导的一贯支持表示感谢,同时对参加单位专家、宁河县农业局、农技推广中心表示了感谢,强调课题组成员需对照任务书认真总结课题亮点,并通过课题的开展,将新技术进行集成示范,推广棉花病虫害的防控技术,建立规模化示范区,为保障我国棉花生产安全提供技术支撑。宁河县农业局王凤行副局长介绍了宁河县1998年开始大面积种植棉花,但由于黄萎病、盲椿象等为害严重,农民种植棉花积极性不高,随着棉花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的示范与应用,现在宁河县的棉花种植面积达到30多万亩。宁河县农技推广中心王莲芬主任对示范工作进行了汇报总结,宁河县农业局与农技推广中心成立了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确保了示范工作的顺利实施;项目技术小组通过邀请专家进行授课、深入到村队开展技术培训、利用电视、网络、手机短信等方式,宣传普及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通过示范工作的实施,1000亩示范区预计每亩产量超过560斤籽棉,经济效益明显,而且改变了农民的防治观念,减少了乱用、乱配农药的现象,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
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项目处郑戈处长指出,本课题的科研人员做到了“接地气”,能帮助宁河县棉花生产解决实际问题,科研单位就是要与推广部门结合,这样才能在生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强调支撑计划课题启动两年多时间,目前已进入攻坚期,应及时凝练成果并将产出推广;同时重申项目的财务验收与任务验收同等重要,预算执行要更加规范等。天津市植保站刘克祥站长对我所选择在宁河开展棉花病虫害示范会表示感谢,宁河县是天津的重要农业县,而且当地非常重视植保工作,也希望将来和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其他参加单位等开展更多的合作,将科技成果在宁河、天津展示。
课题主持人梁革梅研究员主持召开了课题中期进展交流会,课题各参加单位先后作了报告,重点汇报了课题执行以来取得的重要进展,新技术的研究及示范基地的建设等;讨论、交流前期研究成果的可应用性、存在问题,以及后续工作计划和实现总体目标的具体措施。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项目处林友华高级农艺师对课题取得的进展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强调加强为产业服务、为农民提供指导的意识,与当地生产和经济效益挂钩,抓紧凝练成果并尽快推广应用。最后梁革梅研究员对本次会议进行了总结,要求课题承担单位对照各自任务书的指标进行认真梳理和总结,提炼研究内容的突出进展,后期集中优势力量开展重点研究,形成产品或技术,便于农民应用,并加大推广力度,为课题验收和成果的推广应用奠定良好的基础。
我所科研管理处邹亚飞副处长主持了会议,简桂良、齐放军研究员、课题参加单位技术骨干成员和宁河县农技推广中心的技术人员等40多人参加了此次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