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公告公示

陈巧敏等赴日本执行茶叶采摘技术装备技术交流访问总结报告

来源: 作者: 时间:2017-12-11
【字体:

陈巧敏 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研究员

肖宏儒 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研究员

 

时间:2017年8月12-18

日期

内容

2017年8月12

南京--静冈

访问日本川崎机工株式会社

2017年8月13

访问静冈农林技术研究所

访问日本川崎机工株式会社

2017年8月14

访问不双产业株式会社

赴东京

2017年8月15

访问东京农业协同组合

2017年8月16

赴北海道

2017年8月17

2017年8月18

北海道--上海

 

 

(一)总体任务完成情况

为了执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农特产品收获技术与装备研发(项目编号2016YFD0701500)的任务要求,应日本川崎机工株式会社邀请,陈巧敏、肖宏儒赴日本进行茶叶采摘技术装备合作研究。在日期间先后访问了日本川崎机工株式会社,静冈农林技术研究所,不双产业株式会社等单位深入交流了国内与日本不同茶园条件采茶机设计理念;进入加工与装配车间近距离观摩乘用型茶园机械出厂检测、自动化茶叶加工生产线装配;观摩全程机械化作业茶园,重点交流茶园道路规划、喷滴灌管路布置、防霜扇布置等全程机械化管理茶园设计。

(二)出访机构情况

日本川崎机工株式会社

日本川崎机工株式会社位于日本茶叶之乡,静冈县挂川市,创立于1905年,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川崎机工是历史上最早的茶叶机械生产厂家,自从公司的创始人川崎今平成功试制八木式粗揉机以来,公司一直致力于改善茶叶生产效率、提高品质的研究开发工作,现在更是将目光放长远,勇敢挑战适合今后茶叶生产的研发项目。主要经营范围为茶园管理机械,制茶机械,各种制茶流水线,还有包装机,茶叶成分分析仪等茶叶相关机械产品。其技术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静冈县农林技术研究所之茶叶研究中心

该机构成立于1908年,位于日本静冈县菊川市,主要从事茶叶生产与加工技术研究,静冈县茶园种植面积为日本最大,夺日本茶叶产量与销量双冠,该茶叶研究中心主要由栽培育种科、生产环境科(土壤肥力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商品开发科组成,从事标准化茶园建设已近百年的经验,开发了各类茶饮或茶食品新品种,制定发酵茶、半发酵、釜抄茶等各类茶叶加工工艺。

不双产业株式会社

该机构坐落于日本静冈县菊川市,主要生产各类自动包装机、包装材料和其他关键部件加工。主要产品为自动内装包装机、自动内外装包装机、自动计量与填充包装机、大袋用自动真空包装机及包装前配套少量用自动计量装置等。主要应用于袋泡茶包装及其他粉末食品包装。

(三)主要交流活动

与川崎机工株式会社代表交流

借助川崎多年从事茶叶采收技术基础,开展选择性机械化采茶技术交流,参观使用乘用式、背负式等采茶机作业茶园,对机械化作业的茶园道路规划(包括田头区域、主干路、支路、人行路等),喷滴灌管路布置,防霜扇布置,作物间作等进行深入交流,尤其是布置于茶树台刈面以下的喷滴灌装置设计考虑细致,即满足茶园浇灌要求,又不妨碍进行机械化作业;防霜扇、电线杆、作物间作位置,充分考虑机械覆盖性能、排水渠位置、等高线位置等田块条件,最大限度降低改造成本,不妨碍进行机械化作业。同时,提出符合我国茶园生产管理需要的辅助蓬面采茶机具、修剪机具、双侧边修剪机具、病虫害防治铺网与揭网机具等。

与静冈县农林技术研究所之茶叶研究中心代表交流

开展适宜茶园机械化管理的标准茶园建设技术交流,拟通过学习吸收日本静冈县茶园标准建设经验,结合本国茶园种植现状,起草适用于我国标准化茶园建设初稿,谈及邀请该机构代表来我国交流,协助我国标准化茶园建设。

开展选择性采茶技术交流,从栽培农艺、育种技术等角度,探讨芽头、一芽一叶、一芽二叶的分级选择性采摘可能性。

与不双产业株式会社代表交流

考察并学习了茶叶包装技术及相关标准制定,就少量用高精度自动计量装置的技术参数作具体交流,拟引进该装置,吸收改造并研制适宜我国各类茶叶包装用高精度计量包装机。

(1)收获

1)搜集了日本静冈县近年积累的标准化茶园建设资料,为我国茶园建设提供技术指导;

2)交流了选择性茶叶采摘技术,达成了选择性茶叶采摘技术合作意向;

3)观摩了使用大型作业机械的全程机械化作业茶园,细致、深入交流了茶园道路规划(包括田头区域、主干路、支路、人行路等),喷滴灌管路布置,防霜扇布置,作物间作等茶园建设规划关键点,借鉴其成熟经验,为编写业内第一个茶园机械化作业标准茶园建设标准提供依据。

(2)体会

日本茶叶新产品开发创新性很强,日本从健康饮茶角度出发,提倡茶的色、香、味、营养为主要参考依据,开发袋泡茶、速溶茶、浅蒸茶、深蒸茶、新混合型茶等新品种,并探索研制了相应的茶叶加工流水线,另外,从茶叶食用品利用角度出发,开发了抹茶加工流水线,通过调研数据得出,新品种茶叶深受日本人民欢迎,增加了销售业绩,带动茶产业积极发展。

我国茶叶发展至今,仍沿袭传统叶茶品尝的思路,提倡茶的色、香、味、形等为主要依据,茶形是我国传统茶叶重要评价指标,但是这为名优茶机械化采收制造了难度,截至目前名优茶采收仍以人工为主,生产成本过高,销售不理想,影响茶厂老板收益和积极性,研制新品种茶叶,确实是一条获取更多效益的新思路。

日本家庭茶园拥有者很多,不可能购买全套茶园机械,且日本人工极贵,一般都是自己操作机械作业,交流发现他们一般采取多户统一购买全套机械,按需分配使用,类似国内“合作社”形式,这种生产形式需要较高的信用度,国内推广很长时间,但收效甚微。

日本茶园机械设计周期很长平均需要3-5年时间,大部分时间用于性能测试、用户使用体验和优化改良,尤其注重用户体验方面,例如:乘用型机械体积较大,机手视线容易受到阻碍,KJ4N乘用式采茶机机身四周有很多不规则设计,均是为了便于机手操作,减少视觉盲区而设计。电瓶与操作系统联动,如操作杆未归位,电瓶断电报警,防止启动机器突然移动造成人员伤害,此类设计非常多,国内的机械上述方面考虑相对较少。

(五)到访国家农业装备技术发展情况

日本茶园生产管理已经实现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管理模式,尤指生产规模最大的静冈 县,其修建茶园多以平坡茶园为主,为适应高地隙跨行自走式茶园管理机制定了标准化茶园建设模式;从茶园修剪、铺防虫网、植保、采收、揭防虫网等全程机械化作业,将各功能集成至跨行自走式茶园动力平台,提高茶叶生产品质;

日本已由人工采茶或半人工茶园管理向全程机械化茶园管理过渡完毕,即生产的轻简型茶园管理机甚少使用,茶园老板多花高价引进高地隙跨行茶园综合作业成套装备,只需1到2人驾驶或协助管理机械使用即可,每台机器可管理100~200亩茶园生产;并且随着市场对新品种茶鲜叶质量需求,形成了相匹配的机械化茶园管理模式。

日本茶产业发展已由粗放型管理完成了集约化管理过渡,目前日本采用茶厂老板与茶叶加工单位建立合作联盟的形式,从生产、加工、成品、销售,建立统一流水线管理模式,销售所得按比例分配给加工单位和各家茶厂。社会资源利用率得到极大提高。

新品种茶叶研制,相适应的茶园种植模式、机械化管理模式成为当前日本主流开发的方向。以新品种茶叶研制,深度挖掘市场需求量,以此来突破销售收益缓慢增长的模式,获取更大的利润空间。

 

(六)与对方下一步合作计划

针对我国名优茶机械化采摘难的突出需求,开展选择性茶叶采摘技术研究,结合茶叶栽培农艺与育种技术,实践探讨名优茶选择性分级采摘的可能性,建立全面的选择性茶叶采摘技术合作关系,攻克名优茶机械化采摘难的突出问题,推动同日本川崎机工株式会社和浙江川崎茶业机械有限公司的联合研究开发,签署正式合作协议。

(七)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我国茶园管理还属于粗放型管理,茶园机械化管理模式还没有形成相应标准,适宜机械化茶园管理的茶园建设尚未形成标准,茶叶加工厂资源利用率不高,茶叶品种没有得到创新研制,市场需求尚未得到深度挖掘。

此次访问一共七天,距离虽近但受政府采购机票制约,往返仍需要两天时间,加之日本有严格的工作与休息时间安排,周末很难安排访问行程,很多时间需要自行租车到很远的茶园观摩,时间利用率不充分,希望建议根据出访任务情况与路程情况,适当延迟国外停留时间,便于出访人员安排访问事宜和信息交流。

              参观日本川崎装配生产线

              访问静冈农林技术研究所

机械化作业茶园

              日本川崎机工株式会社交流

                     贮藏保鲜设备

 

 

 

2017年12月11日

相关附件

返回列表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