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动态信息» 工作动态»

加强野生稻保护与利用 促进水稻育种跨越式发展

文章来源:中国农科院办公室 | 作者:  点击数: 次 | 发布时间:2003-10-20 | 【 字体:    
【摘要】

  由我院主办的第一届全国野生稻大会日前在南昌召开。董玉琛院士、卢永根院士以及来自全国各科研、教学单位的百余名野生稻专家参加了大会。会议进一步明确了加强野生稻保护、研究与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性,成立了以我院翟虎渠院长为主席的全国野生稻协作网。
与会代表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应统一领导和协调全国野生稻的研究工作,将野生稻研究纳入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加大投入力度;同时依托全国野生稻协作网,集成全国优势力量解决重大关键问题,以满足第二次“绿色革命”的迫切需要。
  1、广泛进行野生稻资源的考察和收集
  近20年来,我国未曾开展过野生稻的大规模普查和收集工作,对野生稻现有的规模、遗传多样性水平及其濒危状况等没有详实可查的科学数据,必须进一步查清家底,全面掌握我国野生稻的现状。
  此外,全世界的20个野生稻种中,我国仅有3个;在我国保存的野生稻资源中,只有10%来自于国外,所以有必要广泛收集国外野生稻资源,扩大我国野生稻基因源,为未来水稻育种提供更加丰富的遗传基础。
  2、加大国内野生稻资源的保护力度
  目前我国野生稻适宜的环境破坏严重,处于濒危状况;同时世界各国早已将我国珍贵的野生稻作为掠夺的目标,我国野生稻面临流失的危险。因此,应尽快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野生稻保护方法,规范野生资源进出口管理体制,防止资源的流失。
  3、加强野生稻的鉴定、评价和创新利用
  我国在野生稻种质深入研究和高效利用方面严重不足,致使我国水稻新品种遗传基础越来越窄,品种改良徘徊不前。必须将现代技术与传统方法相结合,对野生稻所携带的优良基因进行深入研究和鉴定,查明其类别和性质等,并导入栽培品种中,为水稻品种改良提供丰富的创新材料。
  4、加大宣传、教育和立法工作,有效保护野生稻资源
  利用多种形式加强培训,提高野生稻研究队伍的专业知识、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民保护野生稻资源的意识;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依法开展野生稻资源的保护工作,形成自觉保护野生稻资源的良好氛围,为实现第二次“绿色革命”储备丰富的基因资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