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动态信息» 工作动态»

第15届国际植保大会在京召开

文章来源:中国农科院办公室 | 作者:  点击数: 次 | 发布时间:2004-05-24 | 【 字体:    
【摘要】

  5月11~15日,由中国植物保护学会、中国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等单位承办、有“世界植保界奥林匹克”之誉的“国际植保大会”首次在我国召开。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农业部部长杜青林、中国科协副主席陆延昌等领导应邀出席开幕式,并分别作了重要讲话。
  此次为期5天的第15届“国际植物保护大会”是国际植物保护学术界的一次盛会,也是历届规模最大的一次。来自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企业家、政府官员及管理人员2000多人,分为19个学科组,围绕87个专题开展交流和研讨,为全球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共商21世纪植保大业。
  国际植物保护大会是由“国际植物保护科学协会”(IAPPS)主办的世界性大型会议,每4年召开一次。其宗旨是通过交流和研讨各国植物保护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以促进全球植保技术的发展,保证全球农业生产的稳定增长。
  病虫草鼠等生物灾害是制约世界各国农业发展最复杂多变而难以克服的长期性重要障碍,也是全球植保界一直在不懈努力的重大课题。据世界粮农组织估计:全世界因虫害、病害、草害常年损失粮食35%,损失棉花33.8%。如按1988年世界谷物和棉花总产量折算,相当于每年少收6亿吨粮食和600万吨棉花,约等于中国、美国两个世界粮棉主产国粮棉年产量的总和。
  我国政府对植物保护工作十分重视,投入了大量人力和资金开展病虫害监测和防御研究,依靠信息技术进行病虫害的监测预警,大大提高了对重大病虫灾害监测预报和防治决策的时效性及准确率。植物保护领域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推动了病虫害关键防御技术的创新和学科的发展。病虫害综合治理的研究和实施策略方面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我们以不到全世界10%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5%的人口,其中植物保护工作功不可没。
  有关专家认为,本届国际植物保护大会在我国召开,不仅可以充分展示我国在植保领域取得的成就,提高我国在国际植保学界的威望和地位,而且将极大促进我国植保学界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有利于我国植保科技和生物灾害防治技术水平的提高。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