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稻鸭共育技术 惠及亚洲稻农
【摘要】
为推动联合国2004年“国际稻米年”活动在中国的开展,由我院水稻所和江苏省镇江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以“促进亚洲稻鸭共育技术交流与合作,推动亚洲地区水稻增产增收”为主题的“第四届亚洲稻鸭共作研讨会”于日前在镇江召开。来自中、日、韩、越、泰、俄等国家和地区的代表15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
稻鸭共育技术是一项种、养复合生态型高效综合农业技术,是对中国传统稻田养鸭方式的继承和发展。该技术是将雏鸭放入稻田里生活生长,利用雏鸭旺盛的杂食性,吃掉田内的杂草和害虫;利用鸭的活动产生中耕浑水效果,刺激水稻生长;同时鸭的粪便又可作为水稻的有机肥料,在稻田有限的空间里生产出无公害、品质上乘、安全的大米和鸭肉产品,每公顷可增收3000元以上。采用稻鸭共育技术不仅可除草除虫、省工节本、增肥增收增效,而且这项技术能够大量减少农药、化肥的施用量,环保效果显著,在水稻可持续生产中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目前,农业部和各级农技推广部门正在大力推广稻鸭共育技术,力争到2010年,使全国稻鸭共育面积达到2000万亩,农民增收20亿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