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油菜新品种现场展示会”在湖北举行
4月24日,由我院和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优质油菜新品种现场展示会”在湖北省黄冈市举行。我院副院长雷茂良、湖北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刘传奇、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夏敬源主任、湖北省农业厅徐海能总农艺师、黄冈市政府吴义煌副市长、农业部种植业司曾令清处长等出席会议并讲话。我院出席会议的还有油料所所长王汉中、书记黄佑安、副所长王移收、李光明等领导和专家。
刘传奇副秘书长在讲话中指出,湖北省的油菜种植面积、总产、单产、“双低”普及率已连续9年保持全国第一。在油菜生产持续稳定发展的进程中,科技进步起到决定性作用。通过5个“五年计划”的品质改良育种攻关,湖北已育成了一大批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双低油菜新品种。其中,由中国农科院专家育成的新品种就超过了18个,并屡获国家科技大奖。目前,湖北油菜生产已基本形成“双低化品种、区域化布局、保优化栽培、标准化生产、市场化运作、产业化经营”的格局。油菜产业成为全省农民夏季增收的优势产业,产值可占到夏收大宗作物总产值的60%。
雷茂良副院长在讲话中说,这次活动是我院和湖北省联手推进“科技入户工程”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农业科技人员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具体行动。目的是通过科技现场会形式,把看得见,摸得着的油菜新品种、新技术传授并推介给广大农民群众,从而进一步推进湖北乃至全国油菜生产的发展,做大做强油菜产业。为了配合好科技入户工作的推进,同时进一步加强中国农科院科技兴农工作和成果转化推广的力度,今年我院结合农时,还将举办矮败小麦、抗虫棉和超级稻等大型系列新品种展示活动,将最新的品种、最新的技术、最新的农业科技知识推介并传授给广大农民群众,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做一件实事。
全国油菜主产区的科研、推广、企业界的专家和负责人等共300多人参加了展示会。代表们先后参观考察了“中双10号”、“中油杂11号”和“中双9号”示范现场,听取了育种专家的品种介绍,以及武穴市、新州区和浠水县有关油菜种植情况和种植技术的汇报。
长期以来,我院油料所始终坚持“立足湖北、面向全国、发展科技、服务农业”的办所方针,致力于油菜的科技创新,先后推出了“甘油3号”、“甘油5号”、“中油821”、“中双4号”、“中双7号”、“中双9号”、“中油杂2号”、优质油菜速测技术和速测仪、油菜秋发高产栽培技术、油菜萎缩不实防治技术等对我国油菜生产产生过重大影响的新品种和新技术,其中有8项成果获得国家级科技成果奖,为推动我国油菜生产三次大的飞跃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十五”以来,该所进一步加快了油菜科技创新的步伐,新品种层出不穷。2000~2004年,共有18个优质油菜新品种通过了国家或省级审定,其品质、产量和抗性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抗菌核病育种一直居于国际领先地位。
在加快科技创新步伐的同时,油料所也在积极探索新品种推广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新路子。在努力争取政府和技术推广部门支持的同时,还积极开展了与相关企业以技术、基地、资金、市场为纽带的广泛合作,探索了强强联手、优势互补的成果开发之路,以转让、买断、代理、合作开发等多种形式,构建起以品种为核心、以企业为先导、以广大农户为“原料车间”的优质油菜种子产业化开发模式,借助企业雄厚的资金和强大的营销网络,加快了成果转化步伐,从而也加快了科技成果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企业增利的服务进程。目前,该所油菜新品种的成果转化率达到100%,品种覆盖到黄河以南10个省97个县(市),年推广应用面积达到3000万亩以上,占我国油菜种植面积的30%以上,年新增社会经济效益18亿元以上。其中,2004年在湖北推广应用面积达到1200万亩左右,占湖北省油菜种植面积的7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