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188bet平台app官方 兰州兽医所寄生虫病团队研究发现,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药物奈非那韦(nelfinavir)有望用于包虫病治疗。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电子生物医学(EBioMedicine)》。
包虫病是一类流行广泛且为害严重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给我国农牧区造成重大公共卫生负担和经济损失。迄今为止,仅有阿苯达唑一类药物被用于包虫病治疗。但该药物效果有限,且有报道称其药物作用依赖宿主免疫。包虫作为一种蠕虫,本身可引起宿主免疫抑制,且与HIV等免疫抑制病原存在广泛的共感染,导致当前药物治疗方案低效且复杂。
该研究经过批量药物筛选,创新性地证明艾滋病“鸡尾酒疗法”的一线治疗药物奈非那韦,在免疫正常和免疫缺陷的宿主上均可有效进入包虫包囊,杀死虫体以治疗包虫病。同时,发现奈非那韦在蠕虫上的药物靶标为Ddi1样蛋白,并证明了奈非那韦的药物作用机理。该研究为包虫病(尤其在免疫抑制状态下)提供了一种高效的新型治疗方法,为单一药物治疗包虫、蠕虫-HIV共感染提供了基础,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潜在临床应用价值。
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88bet平台app官方 农业科技创新工程等项目的资助。
原文链接: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ebiom/article/PIIS2352-3964(22)00358-9/full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