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划所刘宏斌研究员详细介绍了《方案》与《规范》的制定情况。《方案》在明确界定农田面源污染发生途径、污染物类型、监测范围等的基础上,以突出重点、循序渐进、服务减排为基本原则,构建了农田面源污染监测网络及信息管理平台。《规范》对地表径流和地下淋溶两个过程都明确规定了监测小区的布置、田间设施的建设、田间观测、样品采集及测试等基本要求;所设计的田间径流收集池和田间渗滤池装置,考虑了不同条件下装置的可利用性、高效性,并经过实际应用验证。
经专家组认真审议后认为,《方案》总体设计合理,监测分区依据充分、国控监测点布局合理,重点突出,监测试验处理设置针对性强,监测方法成熟可靠,数据质控措施到位,并统一规范了测试指标和相关操作要求,明确了工作进度,具有较强的操作性,符合我国农业生产实际和面源污染防治要求;《规范》编制体例合规,可操作性强,能够保证农田地表径流和地下淋溶氮磷面源污染监测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可为农田面源污染科学监测方案实施提供技术支撑,有助于加快和规范建设全国农田面源污染监测网。(通讯员 唐鹏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