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课题围绕巢湖入湖河流——小柘皋河流域的面源污染问题开展研究与工程示范。小柘皋河流域农村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小柘皋河,农村生产与生活固体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率低,农田小农户经营耕作及肥药施用量较高。针对该地区农业面源污染的特点,分别开展了适于巢湖流域的农村集中式和联户型生活污水处理等技术模式的研发与集成,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研发,主要农作物优化施肥、减量化施肥和缓释肥的应用技术研发及河道低污染废水处理技术、河道植被优化重组和河道缓冲带构建技术研发与集成研究。
通过“十一五”期间的研究,突破“生活污水三级塘生物生态强化处理技术”和“巢湖地区大田作物氮磷减量控制栽培技术”2个关键技术,研制了草坪定植板、生物腐殖酸缓释肥、固体废弃物腐熟菌剂和固定化脱氮微生物4个原创性产品。这些关键技术和产品在小柘皋河流域得到了示范和应用,其中生活污水建设了4个示范点,示范处理规模435 m3/d,涉及人口7000人;固体废弃物累计建立了4000亩农作物的秸秆还田示范工程,肥药控制累计建立了7750亩的水稻、油菜和小麦等作物的肥药流失示范工程,形成了巢湖地区大田作物氮磷减量控制栽培技术,并编制了安徽省地方标准发布的“环巢湖地区油菜氮磷减量控制栽培技术规程”和“环巢湖地区水稻氮磷减量控制栽培技术规程”2个技术规程。
课题共申请专利7项,获得软件登记证书2个,发表科技论文33篇,其中《科学引文索引》(SCI)收录6篇,出版《生物资源与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专著1部。通过关键技术集成及对柘皋河流域面源污染状况和污染特征的综合调查与分析,编制了柘皋河面源污染综合治理方案,该方案已被安徽省环境保护部门采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