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重点项目“全国农产品加工原料真菌毒素及产毒真菌污染调查”实验操作规程培训会在北京召开。项目首席科学家王凤忠及项目骨干30余人参加了此次培训。
培训会上,王凤忠指出项目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谷物、油料、水果、坚果、香辛料、饲料原料等农产品加工原料真菌毒素及其产毒菌污染情况的调查,全面客观地掌握我国农产品加工原料真菌毒素及产毒菌污染的基本数据,并构建真菌毒素及产毒菌污染调查的可视化平台及信息数据库和全国首个农产品加工原料产毒真菌的菌种资源库,实现信息数据库、菌种资源库的公开和共享,持久服务于科研工作和社会发展。他强调,实验操作规程对保障调查数据准确性和科学性具有重要意义,王凤忠要求各参加单位严格遵守项目组制定的标准化操作规程,认真开展全国6大类农产品加工原料真菌毒素及产毒真菌污染调查工作,实施中遇到具体问题要主动与项目组沟通汇报。
项目科研秘书赵月菊博士针对全国农产品加工原料真菌毒素及产毒真菌污染调查4个关键实验操作环节,详细讲解了谷物类农产品加工原料样品采集实验操作规程、各类真菌毒素检测操作规程、镰刀菌分离鉴定保存实验操作规程和数据库建立规程。为规范实验操作,项目主持单位现场示范了产毒真菌分离、照相、显微观察等关键步骤的实验操作。
各课题参加单位汇报了各自的实施方案和操作规程,刘阳研究员针对各课题工作内容特点提出了改进意见,进一步完善了项目操作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