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生产“北增南减”技术补贴成亮点
水稻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程式华:全国水稻总产实现“七连增”,生产区域分布“北增南减”。在南方双季稻产区,受前期低温寡照和后期洪涝灾害等因素影响,早稻减产204万吨,东北稻区黑龙江、吉林省稻谷产量增幅较大,如黑龙江水稻总产比上年增产270万吨,增幅17.1%。
在以粮食直补等“四补贴”政策为核心的普惠制强农惠粮政策的基础上,2010年国家出台实施了技术补贴政策,成为粮食生产政策的新亮点。
玉米增产幅度大总产再创历史新高
玉米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张世煌:金融危机后我国玉米深加工业下游需求增长较快,经营状况持续改善,对玉米消费需求增长明显;同时,2010年下半年以来猪肉价格持续回升,养殖效益改善,生猪存栏回升,玉米饲用需求明显上升。由于2009年国内玉米减产,但2010年来需求旺盛并持续增长,加上宏观经济通胀影响,2009~2010年度国内玉米价格持续走高,同比上涨了18%。
2010年,全国玉米面积连续第七年增加,预计达3100万公顷,玉米单产较上年略增。总产再创历史新高。
小麦全球减产国内连续第七年丰收
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肖世和: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报告,2010年全球小麦产量为6.48亿吨,比上年减少5.1%,主要原因是俄罗斯减产32%。全球消费量达到6.68亿吨,比上年增加1.2%。小麦供求相对紧张。
2010年我国小麦连续七年增产。全国冬小麦产量为10879万吨,比上年增加近100万吨。总体来看,我国小麦供应充足,为国内市场稳定奠定了基础。
受全球小麦减产等因素影响,2010年国际小麦价格呈现高位震荡态势。1~11月美国墨西哥湾硬红冬麦(蛋白质含量12%)平均离岸价为233.91美元/吨,同比上涨11.92%。在国家大幅度提高最低收购价政策作用下,2010年以来我国小麦市场保持稳中趋涨态势。
大豆单产提高总产增加
大豆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韩天富: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统计,2010年我国大豆播种面积为880万公顷,较上年减少39万公顷,减少4.2%;单产为1.73吨/公顷,较上年增加0.1吨/公顷;总产1520万吨,较上年增加22万吨,增幅1.5%。考虑间套作大豆未计算面积等因素,2010年我国大豆实际总产可达1800万吨以上,主产区单作大豆平均单产可达2.0吨/公顷以上,均创历史新高。
2010年国家继续在内蒙古自治区和东北三省实行大豆临时收储政策,收储价格为3800元/吨,比去年增加60元/吨。收储政策的实行和国际市场大豆价格的上涨,促进了国产大豆的销售,有效保护了豆农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