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记者从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联合吉林省食物与营养咨询指导委员会主办、农业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与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共同承办的食物与营养教育示范基地建设研讨会上获悉,由于我国食物营养知识缺乏,食物搭配不合理、营养不良情况普遍存在,使不同年龄层次人群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超重及肥胖等慢性疾病呈现井喷态势,预计到2030年,全国40岁以上人群患病人数将增加2-3倍,糖尿病增加4倍,肺癌增加5倍,若在2010-2040年的30年里,每年将心血管病死亡率降低1%,其经济效益相当于2010年我国实际GDP的68%,超过10.7万亿美元。
与会专家认为,坚持引导与干预有效结合原则,积极贯彻落实《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2020年)》,着力推动食物与营养发展方式转变,探索适合不同区域、不同人群食物与营养健康发展模式,全面普及膳食营养和健康知识,加快促进全民树立科学饮食理念、养成健康生活习惯,已刻不容缓。
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万宝瑞指出,当前亟需着力推动食物与营养发展由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决定营养向营养决定消费、消费决定生产转变,由传统农产品生产向高端农产品生产转变,由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科学转变,由初级农产品销售向加工食品转变,由追求单项农产品营养向追求结构性配餐营养转变,加快形成生产、消费、营养、健康协调发展的良性循环新格局。而食物与营养教育示范基地是指导人们实践平衡膳食、转变食物营养发展方式的重要平台,应发挥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多部门支持、多学科领域专家指导、多地区委员会支撑的综合优势,在全国打造若干个针对不同区域、不同人群膳食特点的教育示范基地,运用现代营养理念引导食物合理消费,把食物营养知识和理念源源不断地转变为更多人的健康财富。
农业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副所长王东阳在接受采访时说,大学生是一个有知识、有文化、有传播力的特殊群体,不仅能影响其家庭几代人的营养观念和饮食行为,还能够在其走入社会后带动身边的人科学合理膳食。因此推进食物与营养教育示范基地建设,应引导、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参与,以大学生为突破口,让营养知识走进课堂、营养配餐走进食堂,使每个大学生成为知晓营养学理论和食物合理搭配的营养师,成为科学膳食的践行者和传播者。
据王东阳透露,为强化示范基地的科技支撑,农业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正牵头组织国内几十家科研教育机构,开展食物与营养健康创新发展战略研究,力求在“十三五”形成食物与营养健康科技创新专项课题,纳入国家相关科技计划。
分享到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习近平向第37届非洲联盟峰会致贺电2024-02-17
- 习近平致电祝贺斯图布当选芬兰总统2024-02-16
- 习近平: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保障人民当家作主2024-02-15
-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保障人民当家作主》2024-02-15
- 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向美国林肯中学师生回赠新春贺卡2024-02-11
- 习近平致电祝贺阿利耶夫当选连任阿塞拜疆总统2024-02-08
- 习近平同俄罗斯总统普京通电话2024-02-08
- 习近平同葡萄牙总统德索萨就中葡建交45周年互致贺电2024-02-08
- 习近平:在二〇二四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2024-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