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强调两条底线?
怎么守好这两条底线?
昨晚(22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也就是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文件强调,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共八个部分,35项内容,紧紧围绕两条底线展开,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副院长张红宇指出,当前背景下,守住这两条底线至关重要:“2021年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外部带来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明显增强,再加上疫情的传导影响,全球包括粮食、资源性产品供给链要么中断,要么这个链条越来越脆弱。我们尽管消除了绝对贫困问题,但是我们还有相对贫困问题。所以怎么样聚焦14亿人的吃饭问题,怎么样防止规模性的返贫问题,这是农业、农村、农民面临的最重大的问题。把这两条底线守住了、稳住了,不仅对2022年的‘三农’工作非常有利,也对我们在今年召开党的二十大也是一个非常可靠的保障。”
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底线。文件继续强调,稳定全年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表示,针对今年粮食面临的新情况,文件也做出针对性的指示:“今年我们面临了几个特殊的情况,第一个就是极端灾害天气导致夏粮小麦在主产区播种延后,有的还是补播的。再加上今年冬天遭遇了比较冷的天气,小麦的长势可能不如预期,关键的就看后面的田间管理了。我们也看到中央高度重视。第二个就是我们今年粮食生产在强调稳面积的同时也还在强调结构。当然,我个人觉得我们还是要把满足老百姓的需要放在首位。稳定单产、稳定总产量,这是我们的目标,核心的还是要抓住供求结构的平衡。今年各个地方一定要从实际出发,理解中央精神实质,保证面积、保证供给、优化结构。”
值得注意的是,与以往的一号文件不同,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专门列出“大力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的内容,对全国各个地区玉米、大豆、油菜等种植作出具体安排。
188bet平台app官方 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王秀东表示,提高大豆油料产能,才能牢牢掌握国家粮食安全的主动权:“我们现在整个大豆的自给率只有14.5%,而且来源集中。大豆的情况比较特殊,一个是20%的出油率,剩下的全是蛋白用,70%多作为饲料蛋白。油料这一块,我们的自给率在40%左右,由于国内气候和分布的原因,我们必须要进口。为了我们能自主地保障自己的用油和饲料蛋白安全,所以非常急迫。而且我们到2035年实现基本现代化,我们自己有一些事的自主权还是要掌握自己手里的。”
在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的基础上
乡村振兴还要做些什么?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题目便是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做好乡村振兴工作,需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文件从完善监测帮扶机制、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加大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和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区支持力度等方面提出守住这条底线的具体措施。
文件提出,聚焦产业促进乡村发展,持续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县域富民产业,推动形成“一县一业”发展格局。在乡村建设方面,文件强调,立足村庄现有基础开展乡村建设,不盲目拆旧村、建新村,不超越发展阶段搞大融资、大开发、大建设。严格规范村庄撤并。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刘守英对此分析:“在整个乡村建设里面,不是说把村庄合并以后乡村就振兴了,一定要明白的一点就是,村庄本身它是一个历史的、文化的、制度的和联建农民各种关系的一个载体。尽管我们现在的城市化率已经达到64%,但是农民跟村庄的这种连接千丝万缕,并没有断。村庄本身的形态到底怎么动?也不是简单地去模仿城市的这种社区形态,也不是简单地就把村庄的规模合并到一个人口很大的规模,一定是要随着农民跟土地、村庄的这种关系的变化,来研究村庄的规模、村庄的形态。”
乡村振兴,除了物质生活的提升,精神文明也要与时俱进。文件提到,防范黑恶势力、家族宗族势力等对农村基层政权的侵蚀和影响。依法严厉打击农村黄赌毒和侵害农村妇女儿童人身权利的违法犯罪行为。加强农村法制宣传教育。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认为:“农村还是一个熟人社会、是个乡情的社会,再加上还有一些落后的思想作怪。针对这样的一个问题,我们一定要推进农村的法治社会建设。怎么样来让法治能够进到农村?我个人觉得我们首先还是要让我们的村干部要扭转这个观念。把领导干部的观念转变了,我们才能更好地让这种法律进到乡村社会,让乡村里面的法治、德治、自治,在党的领导下一道来完善我们的乡村治理。”
在抓好农村改革重点任务落实方面,文件指出,开展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整县试点。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规范开展房地一体宅基地确权登记。稳妥有序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此外,文件还特别指出,依法依规有序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何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刘守英解释:“农业的现代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土地要规模化。土地的规模化就是要打破我们现在土地因为权属问题导致过于碎片化,全域土地整治很重要的是不同类型的土地、不同权属的土地、不同的政策和不同制度风格的这套体系,未来应该是要统一的,这样达到成片化、规模化和现代化的土地空间体系和权利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