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科技日报]“中棉所60”亩产突破千斤
与绿豆、西瓜、甜瓜和大蒜等套种,每亩净收入可增加15%—45%
发布时间:2011-09-22
|来源: 《科技日报》2011年9月22日 |作者:李禾
本报讯 (记者李禾)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9月20日宣布,国家棉花产业体系渭河试验站邀请我国棉花相关领域专家,对陕西省大荔县黄河滩高产创建示范田核心区种植的100亩“中棉所60”示范田进行了实地测产,平均收获密度3532株/亩,总棉铃数97483个/亩,单铃重6.1克,按照0.85系数折算,籽棉单产504千克/亩,首次突破千斤大关。
据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大荔县棉花生产办公室在今年“千斤棉”创建活动中,选“中棉所60”为创建品种。专家组认为,大荔县示范项目中,千斤棉高产效果显著,并形成较为完善的转基因抗虫棉轻简化高产栽培技术规程,为棉花均衡增产提供了技术支撑。
种植示范户张有才说,“中棉所60”的特点为棉桃大,呈卵圆形,中后期生长势强且稳健、不早衰;抗病性能好,抗虫和抗旱性能优于其它品种;结铃性特强,极易采摘、芽子少而且产量也明显高于其它品种;栽培管理可以全部机械化,整地、播种、打药、中耕、施肥等都由机械来完成,降低了种植成本;化肥等调控按照“少量多次”原则,合理使用,促花保蕾增加有效棉铃数量;适当晚播,增强抗病促壮苗等。
河北省邯郸市科技局局长李冠军说,在邯郸永年县,“中棉所60”通过与绿豆、大蒜和西瓜等农作物套种,实现了高产高效增收。据中棉所和永年县科技局组成的调查组统计,“中棉所60”与绿豆、西瓜、甜瓜和大蒜套种,每亩净收入分别达2956元、5460元、5825元和2665元,比单纯种植棉花,农民每亩收入可增加15%—45%。除河北外,“中棉所60”还在山东、河南、陕西、山西等地开展“春棉直播”,与大蒜、小麦等套种,这些不同种植模式的试种示范均表现突出。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习近平向“声援巴勒斯坦人民国际日”纪念大会致贺电2023-11-30
- [科技日报] 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2023年度“揭榜挂帅”项目正式启动2023-11-29
- 研究发现杂原子在生物炭吸附过程中的互作机制2023-11-29
- 习近平在上海考察调研2023-11-29
- 研究揭示铁矿和有机物调节砷化学转化机制2023-11-28
- 中国农科院召开领导班子成员任职决定宣布会议2023-11-28
- [人民日报] 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揭榜挂帅”项目启动2023-11-28
-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加强涉外法制建设 营造有利法治条件和外部环境2023-11-28
- 吴孔明到党支部工作联系点调研2023-11-27
- 第二届农业科技图书奖在京颁奖2023-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