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关于“有毒”农产品的新闻不断见诸报端,很多消费者在购买蔬菜水果的时候,甚至将有无用过农药作为自己购买的选择标准。农药真如想象中的那么可怕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获得者、188bet平台app官方 植物保护研究所副所长郑永权研究员日前接受采访时表示,人生病了要吃药,植物生病了要打药,道理是一样的。只要努力做到科学合理使用农药,降低农药风险,农药可以为农业生产做出更大贡献。
假如我们不使用农药,所有农产品都可以保证绝对安全?郑永权形象地说:“植物犹如人类一样,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会遭受多种病菌、害虫、杂草以及害鼠的侵袭,如不对其进行保护和救治,轻则会影响生长、减少产量,重则会导致死亡,颗粒无收。”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估计,通过正确使 用农药可以挽回40%左右的损失。郑永权认为,农业生产不用农药是不行的。
另一方面,假如不用农药,失去农药的保护,自然界的真菌就会侵染农产品,由此而产生的对人体有害的真菌毒素已有300多种,常见的如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展青霉素等。这些毒素不仅能直接对人体造成危害,还可以通过其他消费产品而形成二次危害。同时,农产品在储藏、运输过程中,如果不进行防腐保鲜处理,极易感染食源性疾病微生物而发生腐烂,消费者食用被大肠杆菌等污染的农产品后会引发急性肠炎等。有报道指出,有害微生物污染所带来的问题才是我国农产品和食品安全最主要的问题。“因此,农药通过控制病菌的危害而减少生物毒素的产生和食源性疾病微生物的污染,从而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郑永权说。郑永权率领的科研团队,针对农药使用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展开攻关,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看着一大堆充满专业术语的科研报告和PTT,郑永权用通俗的语言说,我们的科研成果把好农药使用的选药、配药、喷药“三道关”,来保障百姓的食品安全。
[农药该不该用,怎么用]
首先是选药关。过去农民朋友使用农药,大都是从市场上购买后直接使用,这里就存在一个风险,一种农药对病虫害有效,也可能对人和环境有潜在风险。为此,科研团队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将所有成果汇集后率先发明成功26套简便易用的试剂盒,1到3小时完成田间选药,准确率达80%以上。农民朋友通过这个试剂盒来选药,所选农药不仅有较高的防效,同时也可以规避农药风险。
其次是配药关。农作物分为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蔬菜和水果以及棉花等经济作物,这些作物的叶子构造各异,高低不同,如何让农药能够黏 附在叶子上发挥效果?科研团队通过研究发明了药液蘸着展布比对卡,指导田间合理配药,农药利用率因此提高30%。
再次是喷药关。过去农民朋友喷施农药大都依据经验,一直等喷到农药从叶子上往下流才住手。郑永权说, 其实这时农药已经喷多了。为此,课题组发明成功了农药雾滴密度指导卡、 测试卡、比对卡的“三卡”联用,实现了用“雾滴个数”来精准喷药,从而减少农药喷施量30%~70%,获得 重大突破。
几年来,课题组累计获得国家授权专利13件,农药新产品登记证书10个,出版著作4部,发表论文108篇,成果推广到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面积达到1.8亿亩次,新增农业产值149亿元,新增效益107亿元,产生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经科技查新证明,该项研究提出的农药高效低风险理念以及核心技术体系在所查国内外文献中未见报道,具有新颖性。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旭、吴孔明、宋宝安、蔡道基等专家认为,该成果在技术和理论方面有明显突破和创新,对我国农药发展和应用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指导性。成果整体处于国际国内同类研究领先水平。“我国是人口大国,保障粮食的自给自足尤为重要,一方面我们通过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来增加粮产,另一方面需要减少单位面积的损失,而这与农药的使用是分不开的。”郑永权表示,要在农业部等部门大力支持下,加速推广相关成果和技术,为农业发展和食品安全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