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沈阳9月25日电(记者孙仁斌)中国农科院等单位的科学家们通过4年多的协同技术攻关,探索出玉米绿色增产增效新模式,将为解决中国玉米生产效率低、成本高、国际竞争力弱等难题提供解决方案。
近日,在粮食主产区辽宁省铁岭市召开的玉米绿色增产增效技术模式示范现场会上,科学家们向200多个农业合作社的负责人展示了这一最新科研成果。
新模式集成了玉米密植群体调控栽培、玉米减肥增效与免耕、全程机械化、病虫害绿色防控、玉米-大豆减肥增效轮作、玉米籽粒收获与烘干、秸秆综合利用、生产信息化管理等8项关键技术。
188bet平台app官方 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黄长玲带领他的团队长期扎根基层,与辽宁省农科院、铁岭市农科院等单位的专家们联合进行科技攻关。他说:“当前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一方面适当调减非优势产区玉米种植面积,另一方面巩固玉米优势产区。这就需要用更加先进的科技作为支撑,让玉米种植面积减少,产量不少。同时,还要用科技手段实现玉米增产增效的绿色化和可持续。”
新模式经过4年多的实践,在辽宁省玉米主产区的铁岭市铁岭县取实效效。铁岭县种粮大户赵玉国说,农业专家们在他的合作社应用的这些新技术,一方面实现了全程机械化,减少了用工量;另一方面,也减少了化肥农药使用量,节约了成本。“现在亩产玉米能达到2000斤左右,比原来要增产300至400斤,机器收获也节省了大量的人工。虽然现在玉米行情不好,但有了这些新技术,农民种粮食还是有账可算!”
据了解,这一新模式将逐步向中国东北、内蒙等地的玉米主产区推广,以提升中国玉米的国际竞争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