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188bet平台app官方 2021年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总结分析2020年工作,系统盘点“十三五”发展成效,分析当前主要形势与任务,谋划“十四五”农业科技创新发展思路,部署2021年重点任务。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出席会议并讲话。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中国农科院院长唐华俊作工作报告。
会议指出,2020年,全院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农业农村部的各项工作部署,积极配合中央巡视组开展政治巡视,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院所改革发展,如期高质量完成了各项任务。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选育与推广了“华浙优261”水稻、“中麦895”小麦、“中黄6106”大豆等一批主粮品种,有力支撑“藏粮于技”。推动非洲猪瘟疫苗研发进入临床三期,研发草地贪夜蛾高效精准监测预警技术,研发国内首款鸡全基因组选育芯片,创制抗球虫新兽药,实现农药残留手机拍照快速检测。组织实施油菜、马铃薯、生猪等14个产业高产高效技术集成示范,示范区种植业平均增产28%,节水35%,节肥25%,节药30%,亩均节本增效400元,示范区养殖业节本增效达30%。科技支撑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聚焦21个未摘帽国家挂牌督战贫困县、5个部定点扶贫县、8个院科技扶贫和乡村振兴示范县,派出科研人员2200余人次,培训35万人次,帮扶经营主体1650个,助力帮扶贫困县全部摘帽。选派20名专家组团赴藏开展技术服务,受到部党组充分肯定和部长亲自批示。
支撑宏观决策取得突破性成绩,2020年度农业展望报告、农业产业发展报告等多个研究报告获得广泛关注。院地合作务实展开,与4个省级、12个地市级政府新建全面战略科技合作关系。创新联盟建设深入推进,新布局联盟7个,打造15个标杆样板,组织全国近千家单位,开展重点任务526项。人才引育呈现新气象,34人次入选国家人才计划,引进高层次人才28人,农科英才达到342人,博士后进站人数同比增长近40%,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建设进展明显,研究生教育管理不断加强。启动实施首批3个国际农业科学计划项目,新增国际合作项目101项,疫情期间主办 22场多双边会议,183人次在国际机构兼职,263人次在国际期刊兼职,国际影响力有效提升。
国家作物种质库、成都中心、北方水稻中心、南繁研究院等重大条件平台建设进展喜人,支撑保障和服务能力不断增强。机制创新初见成效,院所运行效率持续提高,安全应急防线不断筑牢,院区综合治理水平大幅提升,现代院所发展不断加速提速。
会议指出,“十三五”期间,中国农科院科技创新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全院推广新品种300余个、新产品700余个、新技术200余项,20余项技术被农业农村部纳入农业主推技术,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重大贡献。派出700多专家团队,1.2万人次科技人员奋斗在脱贫攻坚主战场,辐射带动9.7万个贫困户增收,为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有力支撑。在《科学》《自然》《细胞》等国际顶尖刊物发表高水平论文27篇,SCI论文总量和高被引论文数在10家国际顶尖同类机构中排名第4,研究前沿核心度指数排名第5,作物、畜牧、植保、兽医4个学科获得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A+成绩,科研产出和影响力已经处于国际农业科技创新第一梯队。建立全资和控股院所办企业87家,资产总规模达43亿元。累计获得有效发明专利2964件,取得植物新品种权338个,新兽药、新农药46项。全院成果转化收入连续2年突破10亿元。牵头立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99项,占农口立项数的1/5。建成全球最大的大动物P4实验室单体设施,国家种质资源库结构封顶。形成西部中心、成都中心、南繁研究院、深圳食品谷、北方水稻中心等区域性农业综合研究中心区域布局网络。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572项,较“十二五”同比增长12%。获国家科技奖36项,占全国农业领域授奖成果的约1/4,较“十二五”增加5项。获得中国专利奖30项。新增两院院士6名,新增国家级人才252人,培养自有人才580余人,引进海外优秀人才240余人。国家合作网络覆盖100多个国家科研机构、近50个国际组织和私营部门,建有127个国际合作平台,6位外国元首来访我院。科研任务和团队管理机制基本构建,科研放管服、破“四唯”改革深入推进,院所管理规则和章程不断完善,农科特色监督体系初步建成。以上成绩的取得,标志着我院“十三五”改革创新事业的胜利收官。
会议强调,面向“十四五”,全院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重要部署以及农业农村部中心工作,以“保供固安全,振兴畅循环”为思路,以“保供、衔接、禁渔、建设、要害、改革”为目标,努力抢占农业科技制高点、牢牢把握农业发展主动权,引领支撑农业农村现代化,把支撑农业稳产保供作为首要任务,加快产出一批标志性、引领性重大科研成果。把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作为创新重点,为大力提升耕地质量,落实“藏粮于地”战略,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把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为重大使命,进一步强化基础前沿、关键技术、科研布局、人才队伍等领域的工作。把机制创新作为根本动力,构建高效协同的创新生态系统和院所治理体系。把支撑引领乡村振兴作为主要目标,以“三创一体”团队建设为依托,推动科企融合发展。
会议部署了2021年重点工作。一是深入贯彻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充分发挥科技“保供给、破要害、开新局”战略作用。要加大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力度,推动绿色技术集成与示范应用提档升级,扭住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强基础,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强化农村环境治理技术攻关。二是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扎实推进科技自立自强。要推行科研任务清单制,抓好国家重大项目立项与实施管理,强化重大科技成果培育,扎实推进国家农业创新联盟建设,加快推进农业高端智库建设,持续提升农业科技国际合作水平。三是加强科技成果转化,破解科研经济两张皮难题。要完善成果转化机制,加强成果转化平台建设,推进科企科产融合发展。四是深入推进人才强院战略,发挥好第一资源作用。要持续提高人才队伍质量,着力打造高素质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逐步健全薪酬激励和保障体系,加快推进高质量研究生教育体系建设。五是提升条件平台支撑能力,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要加强战略研究与资源统筹,抓实重点工程,大力抓好院所区综合治理。六是深化院所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激发创新活力。要创新科研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强化绩效管理,深化内控机制建设和监督,聚焦重点领域加强风险防控,全力打造“数字农科院系统3.0”。七是以落实中央巡视整改要求为契机,全面加强党的建设。要突出抓好中央巡视整改,系统研究构建符合科研院所特点的党建工作体系,持续推进农业科研特色监督体系建设。
会议通报了2020年研究所评价结果,发布了院十大科技进展,表彰了重要论文与重大品种获得者、院科技成果奖、“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第六届全国文明单位”、院平安建设优秀单位、院成果转化奖、 院发展基金会、资助勤学励志助学金和国际交流合作奖学金获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