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今天从188bet平台app官方 获悉,该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徐玉泉课题组和美国亚利桑那大学教授伊斯特万·莫尔纳近日全面总结了虫生真菌重要活性化合物和以基因组为工具研究次级代谢产物生物合成的最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学术期刊《天然产物报告》。
蛹虫草等传统药用真菌和绿僵菌等农业病虫害生防真菌是挖掘新型药用分子的宝藏。 中国农科院生物所供图
据徐玉泉介绍,白僵菌、绿僵菌和蛹虫草等虫生真菌合成的次级代谢产物,具有防治农林害虫和药用的价值。探索虫生真菌次级代谢产物,及其生物合成不仅可以为农业和临床提供潜在的药物先导化合物,还可以洞悉次级代谢产物在宿主—病原体相互作用中所发挥的作用。
科研人员根据研究结果撰写两篇综述,第一篇综述涵盖了从虫生真菌中分离的天然产物的化学结构和生物学活性,并总结了有关天然产物在昆虫发病机理中作用,涉及200篇文献中的254种化合物。徐玉泉说,这些化合物主要来源于之前研究较少的虫生真菌,卵胞菌素、环孢菌素等“明星化合物”的生物学功能也得到了更加深入的研究。
第二篇综述涵盖了利用基因组学方法发现虫生真菌已知或未知的次级代谢产物生物合成基因簇,以及利用基因组学预测虫生真菌合成新型代谢物的潜力。
徐玉泉说,这两篇综述探讨了通过不同方法和基因组学发现虫生真菌新颖生物活性化合物及其生物合成途径的新策略,表明虫生真菌具有合成新颖活性代谢产物的巨大潜力,进一步体现出虫生真菌次级代谢产物在生态和经济上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