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上午,河南省安阳市白璧镇,188bet平台app官方
棉花研究所千亩试验田里,随着机器的轰鸣声,像小麦收割机一样的棉花收获机开进棉田,雪白的棉花瞬间从棉秆上卷进机器。机器来回在地里奔腾,不一会儿,一亩地的棉花被收完了。前来参观的人和当地棉农看后连连称赞:“看来棉花以后还得靠机器收获了!”
“机器收获是棉花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188bet平台app官方
棉花研究所所长李付广指着正在收获的机器说,这是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研制的国产采棉机,每小时可以收获7到11亩,采净率达到93%,每台价格30多万元,仅为进口机型价格的1/10。这种自走指杆式采棉机是一种新型棉花采收机械,可适应不同的棉花种植模式,结构简单、性能优越,满足了我国广大棉区轻简型棉花收获的需求,在新疆、河南、山东、河北以及南方棉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机器采收的棉花很快被运回到不远处的加工厂,经过去杂工艺,送进轧花车间,轧花打包。
李付广掰着手指头说,现阶段棉花生产用工每亩20个左右,人工费高达每亩1000元以上,占生产成本的一半以上。其中采摘用工占主要部分,长江、黄河流域棉区籽棉人工采收费用每亩达400到500元,以新疆为主的西北内陆棉区,人工采收的费用更是高达每亩660到1300元,占劳动力用工成本的80%,人工成本和植棉效益的平衡点已经被打破,唯有发展机采棉,大幅度降低人工投入,方能提升我国棉花种植行业的竞争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喻树迅研究员说,全世界大约30%的棉花是机采的。我国棉花机器采收起步晚,大型收获机主要依靠进口,已经成为制约整个棉花生产机械化水平的瓶颈,大力推进机械化植棉是我国棉花发展的出路。
分享到
[人民日报]走近机采棉
发布时间:2013-10-24
|来源: 《 人民日报 》2013年10月20日 |作者:蒋建科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习近平向“声援巴勒斯坦人民国际日”纪念大会致贺电2023-11-30
- [科技日报] 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2023年度“揭榜挂帅”项目正式启动2023-11-29
- 研究发现杂原子在生物炭吸附过程中的互作机制2023-11-29
- 习近平在上海考察调研2023-11-29
- 研究揭示铁矿和有机物调节砷化学转化机制2023-11-28
- 中国农科院召开领导班子成员任职决定宣布会议2023-11-28
- [人民日报] 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揭榜挂帅”项目启动2023-11-28
-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加强涉外法制建设 营造有利法治条件和外部环境2023-11-28
- 吴孔明到党支部工作联系点调研2023-11-27
- 第二届农业科技图书奖在京颁奖2023-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