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在湖南长沙召开体系重点任务“茶产品水溶性农药的安全性评估和控制技术”进展交流会。体系首席科学家杨亚军研究员、病虫害防治研究室主任陈宗懋院士、岗位专家刘仲华教授、林智研究员、李斌教授,以及来自茶叶科研、教育、生产等相关领域30多家单位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共计8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由刘仲华教授主持。
会议介绍了“茶产品水溶性农药的安全性评估和控制技术”的立题背景和意义,总结通报了近两年来项目研究进展情况。与会专家认为,从总体上来说,目前我国茶叶质量安全是有保障的,但也存在一些需要引起注意的潜在风险。针对这些风险,可以通过替代农药等一些技术措施加以防范。据陈宗懋院士研究团队介绍,通过前期的研究,团队已经筛选出了一些适用于茶园的高效、低残留替代农药,今年计划在5-7万亩茶园进行示范。通过茶园中替代农药的示范推广,并结合体系研究成果数字化色板技术等物理防治技术,可以进一步降低茶叶农药残留,提高茶叶质量安全水平。
与会代表就如何控制与减少茶叶中农药残留、茶叶及茶产品中农药残留限量标准的制定等问题提出了各自的看法和建议。代表们一致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茶叶中农药的问题,需要茶叶生产者、企业、政府等多方努力。茶叶生产者需提高农药合理使用意识,茶产品生产和加工企业需加强行业自律,政府部门应加强管理。
杨亚军研究员在总结时希望,茶叶生产企业要严格按照规范种植茶叶,从源头控制农药残留;终端企业要坚决杜绝不合格产品流向市场,保证茶叶原料安全。他表示,对于与会代表提出的茶饮料、速溶茶产品标准问题,茶叶体系将及时向有关管理部门建议,围绕茶叶质量安全核心技术问题开展研究,为进一步保障我国茶叶质量安全,促进茶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保障。(通讯员 张璐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