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188bet平台app官方 草原研究所草地土壤健康培育与功能提升团队揭示了放牧强度改变了半干旱草原微生物的碳氮代谢的作用过程,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环境管理杂志(Journal of the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上。
科研人员研究了中国北方半干旱草原不同放牧强度(不放牧、轻度放牧、中度放牧、重度放牧)6年后土壤碳和氮循环相关基因的变化。研究表明,与碳循环相关的土壤微生物组的分类群和功能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而降低。放牧处理下,参与固碳和有机质分解的基因丰度发生变化,对植被分解和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含量产生影响。与对照相比,轻度放牧硝化基因丰度较高,但氮还原和反硝化基因丰度较低,说明轻度放牧促进硝化作用,抑制反硝化作用,从而增加土壤硝酸根含量。放牧管理下与碳固定和氮循环相关的基因影响了碳固定和氮储存,对土壤理化性质产生影响。适当的草原管理制度
有利于半干旱草原生态系统的保护。该研究从土壤微生物碳氮循环的角度,提出优化草原管理制度可实现草原生态保护与植物生产的相互平衡,为合理放牧提供了理论支持。
该研究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支持。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jenvman.2023.119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