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强化技术集成创新 推动绿色增产增效
中国农科院召开绿色增产增效技术模式研究与示范工作会议
发布时间:2017-01-03
|来源: 188bet平台app官方
成果转化局 |作者:任庆棉
12月28日,188bet平台app官方
召开绿色增产增效技术集成模式研究与示范工作会议,总结2016年工作进展,研究部署2017年的工作。院党组书记陈萌山,副院长李金祥、王汉中,农业部种植业司副司长潘文博、畜牧业司调研员黄庆生等领导出席会议。
会议组织专家对已开展的玉米、小麦、大豆、水稻、油菜、棉花、马铃薯、奶牛、羊等9个项目和新增加的生猪、肉鸭、蔬菜3个项目进行了评议和研讨。
陈萌山强调,绿色增产增效技术模式研究与示范工作是落实中央提出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是科技服务“三农”和支撑产业发展的需要,是创新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抓手,是突破农业生产关键技术问题、服务主战场的重要平台,更是中国农科院履行“国家队”的使命所在。参加研究工作的各研究所,要把研究计划与其它创新计划同等并列,加强组织领导,落实任务,明确责任,完善攻关队伍。通过创新与示范,带动区域现代农业的发展,加快实现建设世界一流农业科研院所和“顶天立地”的发展目标。
陈萌山强调,进一步加大技术集成力度,瞄准绿色、环保、节能、节本的目标,聚焦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要,围绕全产业链、资源高效利用、节肥减药、全程机械化、农业信息化等领域,广泛集成所内、院内、国内、国际上的先进实用技术,要加强技术模式的示范、推广与培训、服务,为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支持。加强调查研究和学术交流,提出农业关键问题优化解决方案和高水平的工作意见、建议,为上级部门决策提供咨询。要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提高工作的规范性和科学性。要建立技术集成论证制度,向国内外广泛征集技术,并组织专家论证其先进性和实际水平。要把研究示范工作与地方政府的“三农”工作结合起来,成为地方政府农业工作的抓手,为当地现代农业发展服务。要建立工作考评机制,把研究示范工作纳入研究所年度考核体系,并不断加以完善,激发科技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据悉,自2013年开始,中国农科院先后启动实施了绿色增产增效技术集成模式研究与示范工作。经过4年的研究与探索,组建了相关研究团队,建立了一批固定的试验示范基地,集成了一批实用技术与成果,构建了几十套绿色增产增效综合技术生产模式,形成了覆盖全国的协同攻关网络,辐射带动了区域现代农业的发展,有效促进了中国农科院科技成果的转化。
2016年,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及“一控二减三基本”战略,中国农科院组织院内外相关单位继续推进研究示范计划。9个项目共集成140项先进实用技术,构建了29套可复制可推广的综合技术生产模式;建立试验示范基地98个,示范面积13.6万亩,示范奶牛和羊33万头,覆盖各类农业主产区和典型生态区17个省(区);院内有19个研究所、45个创新团队、214名科技人员参加,院外有210个单位、2200多人加盟联合攻关,研究取得了良好的增产增效和绿色生态效果。据统计,在核心示范区,种植业7种作物平均增产29.6%,节水30%,节肥26%,节省农药23%,平均每亩增效538元;养殖业每头奶牛增效1100元,每只母羊增效150元。
2017年,按照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绿色发展作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航标”的发展战略,以及全国农业工作会议“提质增效转方式、稳粮增收可持续”和“着力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着力促进绿色发展,着力提升综合生产能力”的工作要求,中国农科院将继续推进研究与示范计划,构建更加完善的支撑现代农业发展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综合技术体系。

陈萌山强调,绿色增产增效技术模式研究与示范工作是落实中央提出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是科技服务“三农”和支撑产业发展的需要,是创新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抓手,是突破农业生产关键技术问题、服务主战场的重要平台,更是中国农科院履行“国家队”的使命所在。参加研究工作的各研究所,要把研究计划与其它创新计划同等并列,加强组织领导,落实任务,明确责任,完善攻关队伍。通过创新与示范,带动区域现代农业的发展,加快实现建设世界一流农业科研院所和“顶天立地”的发展目标。
陈萌山强调,进一步加大技术集成力度,瞄准绿色、环保、节能、节本的目标,聚焦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要,围绕全产业链、资源高效利用、节肥减药、全程机械化、农业信息化等领域,广泛集成所内、院内、国内、国际上的先进实用技术,要加强技术模式的示范、推广与培训、服务,为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支持。加强调查研究和学术交流,提出农业关键问题优化解决方案和高水平的工作意见、建议,为上级部门决策提供咨询。要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提高工作的规范性和科学性。要建立技术集成论证制度,向国内外广泛征集技术,并组织专家论证其先进性和实际水平。要把研究示范工作与地方政府的“三农”工作结合起来,成为地方政府农业工作的抓手,为当地现代农业发展服务。要建立工作考评机制,把研究示范工作纳入研究所年度考核体系,并不断加以完善,激发科技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据悉,自2013年开始,中国农科院先后启动实施了绿色增产增效技术集成模式研究与示范工作。经过4年的研究与探索,组建了相关研究团队,建立了一批固定的试验示范基地,集成了一批实用技术与成果,构建了几十套绿色增产增效综合技术生产模式,形成了覆盖全国的协同攻关网络,辐射带动了区域现代农业的发展,有效促进了中国农科院科技成果的转化。
2016年,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及“一控二减三基本”战略,中国农科院组织院内外相关单位继续推进研究示范计划。9个项目共集成140项先进实用技术,构建了29套可复制可推广的综合技术生产模式;建立试验示范基地98个,示范面积13.6万亩,示范奶牛和羊33万头,覆盖各类农业主产区和典型生态区17个省(区);院内有19个研究所、45个创新团队、214名科技人员参加,院外有210个单位、2200多人加盟联合攻关,研究取得了良好的增产增效和绿色生态效果。据统计,在核心示范区,种植业7种作物平均增产29.6%,节水30%,节肥26%,节省农药23%,平均每亩增效538元;养殖业每头奶牛增效1100元,每只母羊增效150元。
2017年,按照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绿色发展作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航标”的发展战略,以及全国农业工作会议“提质增效转方式、稳粮增收可持续”和“着力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着力促进绿色发展,着力提升综合生产能力”的工作要求,中国农科院将继续推进研究与示范计划,构建更加完善的支撑现代农业发展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综合技术体系。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经济日报] 我国农业科技重大原创性发现不断涌现2024-02-18
- 习近平向第37届非洲联盟峰会致贺电2024-02-17
- 习近平致电祝贺斯图布当选芬兰总统2024-02-16
- 习近平: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保障人民当家作主2024-02-15
-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保障人民当家作主》2024-02-15
- 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向美国林肯中学师生回赠新春贺卡2024-02-11
- 习近平致电祝贺阿利耶夫当选连任阿塞拜疆总统2024-02-08
- 习近平同俄罗斯总统普京通电话2024-02-08
- 习近平同葡萄牙总统德索萨就中葡建交45周年互致贺电2024-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