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188bet平台app官方
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技创新与发展1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中国农科院党组书记陈萌山、副院长刘旭,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委员、原中国农科院院长翟虎渠,农业部人事劳动司、发展计划司、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等相关部门的领导,各省(区、市)相关科研单位的领导和专家共100余人参加座谈。会议由
质标所党委书记李恩普主持。
质标所所长叶志华在会上作了“
质标所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技创新与发展10周年”的专题汇报,从研究所建所历程、发展概况、科学研究、支撑服务、国际国内交流与合作、党建与精神文明以及未来的发展思路等几个方面,介绍了
质标所成立以来走过的道路和取得的成绩。
质标所成立于2003年,通过10年的建设和发展,初步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年富力强的人才队伍,先后主持承担完成了“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一批研究任务,在检测技术、风险评估、标准创新、检验监测、认证溯源、真实性识别、政策法规等各个研究方向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建成了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性重点实验室、国家饲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信息平台等科技条件平台,已初步建成为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域的科研中心、技术平台、培训基地、信息服务枢纽和国际交流中心,为我国农产品生产安全、贸易安全、消费安全及其质量安全科学监管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陈萌山充分肯定了
质标所在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技创新中作出的贡献和取得的成绩,对
质标所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新的希望和要求。他指出,
质标所肩负着提质量、保安全、促发展的光荣使命,建所以来扎实推进队伍建设、学科建设、条件建设和创新文化建设,形成了学科布局科学合理、基础牢固、文化深厚而有特色的良好势头,把科技创新和支撑服务两篇文章做得有声有色,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作出了贡献。当前,中国农科院正朝着建设世界一流科研院所的目标大步迈进,希望
质标所的同志们抢抓机遇、再接再厉,紧紧围绕产业发展需求,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努力多出成果、出大成果、出产业急需的成果;紧紧围绕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需要,积极加强对政府部门的支撑服务,为我国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翟虎渠指出,
质标所十年磨一剑,为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科学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初步搭建起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技创新与支撑服务的平台,将为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局长马爱国表示,
质标所从无到有、从零起步、由弱渐强,开创了先河,填补了空白,逐步形成了一支业务素质好、技术装备全的科技队伍,在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科学监管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参加会议的其他领导、专家围绕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技创新发展进行了交流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