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萌山在讲话中指出,开展“东北黑土地保护”协同创新行动,一是推动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需要。东北四省区(黑、吉、辽、蒙)是我国粮食稳定的基石、调出商品粮的主要基地。研究东北地区黑土地治理问题,实际上是研究国家的粮食安全问题,研究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将国家重大需求转变为科学重大问题,是科研部门的责任和使命所在。二是推动科学解决区域性重大问题的需要。东北黑土地保护技术研发不够,农机农艺结合不紧密,是一个非常突出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开展协同创新行动,就是要依靠科技驱动,形成一个系统性科学方案,带动区域性重大问题的解决。三是探索采取灵活的体制机制来推动科研创新的需要。长期以来,黑土地的科学研究,没有形成一个顶层设计和良好的协同机制。此次协同创新行动,就是要从问题导向入手,国家需求引领,通过协作创新,创造一个有效的解决问题的体制机制。
就实施好“东北黑土地保护”协同创新行动,陈萌山提出了3点要求。一是要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东北黑土地保护实施方案应是一个综合性方案,是一个协同创新的方案,要做到两个“顶天立地”,即科学研究和技术创制的“顶天立地”、政策推动和措施配套的“顶天立地”。二是要突出机制创新。“东北黑土地保护”协同创新行动难点、亮点、成败都在机制创新。这是一个需要多学科多部门、上中下游参与的行动,要做到中国农科院与东北四省区农科院的协同创新,农业科研单位与其他相关科研力量的紧密结合,以及科研部门与政府部门的协调配合。三是要办好试验示范点。试验点主要着眼于研究功能,示范点要体现在落地和技术示范、技术指导、技术推广等方面。在每个省都要办好示范点,增强示范性,组织示范性活动,真正能够做到“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实现技术的落地生根。
与会领导指出,黑土地是难以再生、极为珍贵的自然资源,全面解决黑土地退化问题,以黑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为目标,加强多学科联合攻关势在必行。要结合黑土地保护试点,争取在黑土地土壤治理与改良等方面研究集成出一套可推广、能落地、可复制的技术模式,为东北黑土地保护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更大贡献。
来自农业部种植业司、科教司,中国农科院有关部门,黑龙江省农科院、吉林省农科院等相关单位的领导和专家近100人参加了项目启动会。(通讯员 孟秀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