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16日,亚太地区农村发展与知识网络项目专家一行2人来华访问,对由信息所承担的“农村信息化建设对农民可持续生计的影响研究”项目进展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并与课题组成员交流座谈。
专家组赶赴宁夏对农村信息化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先后考察了中国电信IPTV平台、三农呼叫中心、农村信息服务中心、新农村信息服务站以及农产品电子交易平台,并与政府人员、技术人员和农民代表进行了交谈,深入了解宁夏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技术平台、运行与服务机制以及农民的利用情况和对农民生计的影响等。
专家组还与课题组人员就项目研究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就农村信息化建设与传统农技推广服务的关系,不同信息服务运行模式的比较,影响农民信息获取的主要因素,以及项目研究今后的工作重点提出了建议,对项目中期报告的撰写进行了指导。
“农村信息化建设对农民可持续生计的影响研究”项目是受国际农业发展基金(IFAD)和加拿大国际农业发展部(IDRC)联合资助,由信息所聂凤英研究员主持,于2009年11月正式动。
课题组采用实地调研、个别访谈和焦点小组讨论的研究方法,在宁夏全区9个县的54个村完成了628户农户的问卷调查,个别访谈72人次,召开了3个焦点讨论会,对宁夏新农村信息化建设对农民生产、生活和农村发展带来的改善与促进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调查显示,宁夏通过新农村信息化建设,信息基础设施得到明显加强,全区2362个行政村全部实现通互联网,通过建设IPTV平台、三农呼叫中心、全区农村综合信息网以及在每个村建设新农村信息服务站点进一步延伸了农村信息服务。农民的信息意识明显增强,新农村信息服务站已成为农民获取信息和科技咨询服务的主要渠道之一。特别是三农呼叫中心开展的视频、音频等培训课程,使农民可以集中在村信息服务站通过互联网进行学习和实时交流。
项目采用可持续生计框架法进行分析,发现信息化建设可以降低当地农民生计的脆弱性,对农民的人力、社会和金融资本带来明显影响。在人力资方面,主要是通过教育和培训加强了能力建设,被调查者中72.9%的人通过信息服务站参加了远程教育课程学习和技能培训,帮助其外出就业和自己创业,从而促进了增收。在社会资本方面,主要使农民与专家、商人、政府等实现互动交流,有效地促进了新社会关系网的建立。通过信息化建设,农民与外界的联系更为紧密,有利于实现乡村民主管理和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在金融资本方面,主要是通过新品种和新技术的应用,生产效率的提升以及新市场的开拓,使得农民的收入增加;同时,由于信息化带来的便利,节省了农民的时间和交通成本。研究结果表明,新农村信息化建设带来了明显的结构和过程转变,使农村社区的生计资本发生改变,但受制度、基础设施、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对农民可持续生计产生的影响有所差异,特别是在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生计策略,信息化建设对农民生计的影响途径也有所不同。
分享到
亚太地区农村发展与知识网络专家来信息所学术交流
发布时间:2010-06-24
|来源: 188bet平台app官方
农业信息研究所 |作者:admin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习近平向第37届非洲联盟峰会致贺电2024-02-17
- 习近平致电祝贺斯图布当选芬兰总统2024-02-16
- 习近平: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保障人民当家作主2024-02-15
-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保障人民当家作主》2024-02-15
- 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向美国林肯中学师生回赠新春贺卡2024-02-11
- 习近平致电祝贺阿利耶夫当选连任阿塞拜疆总统2024-02-08
- 习近平同俄罗斯总统普京通电话2024-02-08
- 习近平同葡萄牙总统德索萨就中葡建交45周年互致贺电2024-02-08
- 习近平:在二〇二四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2024-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