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22日,由中国水稻研究所主办、南京农业大学承办的水稻产业技术发展报告会暨超级粳稻现场考察会在江苏南京召开。谢华安院士、朱英国院士、颜龙安院士到会指导。水稻所所长程式华、副所长胡培松,中国农科院作科所所长万建民,江苏省农委副主任张坚勇,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四川农科院、南京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江西农业大学的有关领导,以及农业部超级稻专家组成员和课题主持人、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各功能研究室岗位专家、综合试验站站长等200余位专家参加了会议。报告会由胡培松研究员主持。
会上,万建民教授等6位岗位专家围绕体系“十二五”重点任务和当前水稻产业发展的热点问题,分别作了“南方粳稻生产发展的现状与展望”、“水稻病毒病发生趋势及防控技术”、“水稻机插秧技术与发展”、“从农机角度谈品种、农艺配套”、“提高稻米附加值的加工技术”、“全球水稻生产与预测”的报告。程式华作会议总结,并部署了“十二五”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和超级稻研究的工作任务。
程式华指出,各单位要扎实推进“粳稻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水稻病虫草害预警及关键防控技术集成与示范”、“南方籼稻品质改良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装备及配套技术研发”等重点任务完成。一要集中精力,全力完成“十二五”各项工作任务。无论是岗位专家,还是综合试验站站长都要把体系工作放在首位,超级稻专家要把超级稻发展的年度目标任务放在首位,年终总结会主要是对照年度目标任务进行汇报。二是协同攻关,着力解决水稻产业发展中的技术瓶颈。要始终围绕大面积稳定增产、品质不断提高、生产安全高效的目标,大力加强协同攻关,培育、推广一批突破性水稻品种,研发、应用一批高产高效集成技术,促进全国水稻均衡增产和产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三要加强交流,精心构筑水稻产业发展的信息交流平台。功能研究室每年要举办一次学术交流活动,人数少的功能研究室也可以联合其他研究室专家共同举办。各个综合试验站也要单独或联合举办一些工作交流活动。此外,各单位还要把交流的成果通过产业技术体系网站和研发中心主办的“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动态信息”反映出来,通过中央和各地的新闻媒体实事求是地反映出来,共同宣传好、建设好水稻产业技术体系。
会议期间,与会代表考察了水稻新品种展示基地,实地观摩南方粳稻品种选育、高产栽培技术集成的最新成果,深入交流品种选育、技术研发、病虫害防控以及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推广应用等方面成功经验。
据悉,此前为进一步促进体系专家和超级稻研究专家、岗位专家与综合试验站站长及其团队、体系内上下游学科之间的工作交流、信息互通和经验共享,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和农业部超级稻研究专项已联合组织了3次学术报告会暨现场考察活动,包括东北粳稻、南方再生稻和南方粳稻生产现场考察。
分享到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习近平向“声援巴勒斯坦人民国际日”纪念大会致贺电2023-11-30
- [科技日报] 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2023年度“揭榜挂帅”项目正式启动2023-11-29
- 研究发现杂原子在生物炭吸附过程中的互作机制2023-11-29
- 习近平在上海考察调研2023-11-29
- 研究揭示铁矿和有机物调节砷化学转化机制2023-11-28
- 中国农科院召开领导班子成员任职决定宣布会议2023-11-28
- [人民日报] 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揭榜挂帅”项目启动2023-11-28
-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加强涉外法制建设 营造有利法治条件和外部环境2023-11-28
- 吴孔明到党支部工作联系点调研2023-11-27
- 第二届农业科技图书奖在京颁奖2023-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