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31日,由中国植物保护学会主办,我院植保所等单位承办的“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在河南鹤壁市召开。1000余名来自全国31个省(市、区)的科研教学单位、技术推广部门、行政管理部门和农业生产一线的植保科技工作者齐济一堂,围绕“公共植保与绿色防控”进行学术研讨。
河南省副省长刘满仓、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副部长朱雪芬、中国工程院院士郭予元以及农业部、河南省有关人员出席开幕式。大会开幕式由中国植保学会秘书长、植保所副所长陈万权主持。
植保所所长吴孔明在致辞中说,近年来我国植物保护科技工作在应用基础与应用技术研究方面均取得了重要进展,获得了众多科学发现,揭示和提出了重要的科学规律和学术观点,推动了植保学科的深入发展;在科技开发与发明创造方面产生了一批具有国内外领先水平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性成果,核心关键技术和系统集成上有重大创新,提高了农业生物灾害的防控能力;在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方面产生了很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产业发展作出了显著贡献。他希望广大植保科技工作者认真学习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抓住我国植物保护学科发展大好机遇,充分发挥植物保护学科的优势,紧紧围绕国家战略需求,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开拓创新,协作攻关,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做出切实的贡献。
大会向我国著名农业昆虫学家、植物保护学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188bet平台app官方
植物保护研究所一级研究员邱式邦先生颁发了“中国植物保护终身成就奖”,向获得“首届中国植物保护学会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的吴孔明等9位同志颁发了证书。
会上,植保所彭于发、万方浩、冯洁等8位参加编写“2010年植物保护学科发展研究项目”专题报告的专家应邀做了大会报告,介绍了近年来转基因生物安全、生物入侵、农业昆虫、植物病理、农药、杂草、生物防治和鼠害防治等8个学科的主要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
年会的举行为我国植保科技工作者搭建了一个高质量的学术交流与研讨问题的平台,促进了植物保护学科和“公共植保与绿色防控”的发展。
据悉,中国植物保护学会成立于1962年6月,是经国家科委批准成立的,由中国植物保护科学技术工作者和相关单位自愿结成的学术性、全国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组成部分,挂靠在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学会为繁荣和发展植物保护科学技术事业,提高和普及植物保护科学技术,促进我国植物保护工作更好地为实现农业现代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