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报告显示,近年来,我国政府在国家973计划、自然科学基金等计划中设立了纳米研究重大研究计划,在纳米科技领域的投资大幅度增加,中国科学院、及一些高校等成立了国家纳米科学研究机构,北京、上海、苏州、广州等建立了纳米科学研究和产业化基地,对推动我国纳米科学研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据统计,我国纳米领域发表的论文数量从2010年起已跃居世界第一,专利数量增长十分迅速。从目前的专利发布看,碳纳米管、太阳能电池、纳米自组装、纳米材料、药物传送、纳米催化剂等领域已经成为热点领域;纳米科学有向生命科学广泛渗透与扩展的趋势。可以预见,纳米科学在农业上的应用,不仅有利于深化人们对农业生物生命现象与过程本质的认识与理解,也有利于加速仿生学、生物化工、疾病诊断与新药创制、转基因生物品种培育、高端农业与农业生物产业的发展。
据了解,张先恩长期从事分析生物技术、病原微生物学和纳米生物学研究,在生物传感器、生物芯片、酶工程等方面取得多项创新研究成果,兼任国家纳米科学技术指导协调委员会秘书长,为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高校的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