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188bet平台app官方 和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IFPRI)在京联合发布《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2021》和《2021全球粮食政策报告》,分别对中国粮食作物竞争力、“十四五”农业——食物系统变化以及产业发展热点进行了深入探讨。
《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2021》直击“十四五”产业热点问题,预测了中国农业——食物系统发展趋势。报告称,当前中国农业生产可满足居民能量摄入需求,但我国居民膳食营养已出现过剩,结构性不平衡问题突出。
报告显示,2020年,我国居民人均食物供给总能量为3952千卡/天,其中国内生产来源为2952千卡/天,占比74.7%。而我国居民人均能量摄入为2248千卡/天,仅占能量总供给的56.9%,已达到《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2020年)》“到2020年,全国人均每日摄入量2200-2300千卡”的目标。这表明,当前国内生产食物能量可完全满足居民能量摄入需求,但居民对膳食质量要求提高,对能量、蛋白质和脂肪的需求大幅增加。同时,食物损耗和浪费严重,超过12%的食物能量和蛋白质被损耗。
报告显示,我国居民人均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供能比分别为50.6%、14.7%和34.7%,同《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宏量营养素)WS/T 578.1—2017》相关标准相比,我国居民膳食营养已出现过剩,脂肪供能比已超出推荐范围的20%-30%,而蛋白质摄入量高但供能比基本符合标准,这表明当前我国居民膳食营养结构性不平衡问题突出。
报告还根据当前膳食营养结构预测,2025年,中国人均能量、蛋白质和脂肪摄入将分别达到2333千卡/天、92克/天和83克/天,膳食营养超过推荐摄入量,亟须优化转型。因而,“十四五”时期要进一步优化居民膳食营养结构,强化以居民营养健康为导向的消费需求预测,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水产品等优质蛋白质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