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哈尔滨4月21日电 (记者瞿剑)4月22日“世界地球日”到来之际,中国农科院21日启动“东北黑土地保护协同创新行动”,以举全国相关学科之力,遏制我国东北黑土地的退化。
据项目组首席科学家、中国农科院资划所研究员徐明岗介绍,东北黑土地是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面积103万平方公里,是我国农业生产规模化,机械化程度最高的区域。但受自然和人文因素的双重作用,黑土地自然肥力及生态机能有逐年退化趋势。
“东北黑土地保护协同创新行动”将明确东北黑土地地力退化的过程与成因,提出适合东北典型生态类型区的黑土地保护关键技术与规,构建黑土地保护工程技术与支撑保障体系,实现东北黑土地的持续产粮能力及东北粮仓的稳定输粮能力。通过示范推广,到2019年项目示范区耕地基础地力提高1个等级(相当于产量提高50—100公斤/亩);秸秆等有机肥资源利用率提高50%以上,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提升10%,土壤pH值保持在6.0—7.5之间,旱地耕层厚度25—30公分以上;氮肥利用率提高5个百分点;降水利用率提高10%以上,农作物水分利用效率提高0.1公斤/毫米·亩。
分享到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习近平向“声援巴勒斯坦人民国际日”纪念大会致贺电2023-11-30
- [科技日报] 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2023年度“揭榜挂帅”项目正式启动2023-11-29
- 研究发现杂原子在生物炭吸附过程中的互作机制2023-11-29
- 习近平在上海考察调研2023-11-29
- 研究揭示铁矿和有机物调节砷化学转化机制2023-11-28
- 中国农科院召开领导班子成员任职决定宣布会议2023-11-28
- [人民日报] 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揭榜挂帅”项目启动2023-11-28
-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加强涉外法制建设 营造有利法治条件和外部环境2023-11-28
- 吴孔明到党支部工作联系点调研2023-11-27
- 第二届农业科技图书奖在京颁奖2023-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