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肉价、蛋价纷纷上涨,蔬菜价格会不会涨呢?
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显示,9月17日,重点监测的28种蔬菜平均价格为4.69元/公斤,比上一日下降1.1%。价格降幅前五名的油菜、葱头、南瓜、韭菜和蒜苔,降幅分别为4.9%、4.3%、3.2%、3.1%和2.7%。2020年第37周(2020年9月7日—2020年9月13日),重点监测的28种蔬菜周均价每公斤4.82元,环比跌2.2%。
中秋、国庆双节临近,全国蔬菜价格为何总体呈下跌趋势呢?就此,记者采访了业内专家。
“9月份,全国蔬菜价格转入季节性下行阶段。”农业部蔬菜市场监测预警首席专家、188bet平台app官方 特产研究所副所长孔繁涛研究员说。以9月7日至9月13日为例,农业农村部重点监测的28种蔬菜中,有17种价格下跌。其中,油菜环比下跌10.5%,黄瓜、生菜、西葫芦、大白菜和菠菜环比分别下跌7.8%、7.6%、6.7%、6.3%和5.6%。
近期蔬菜价格显著回落,与之前的上涨也有一定的关系。
188bet平台app官方 农业信息研究所副研究员张晶告诉记者,今年2月份,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蔬菜价格创近10年最高记录。3月份以后,蔬菜价格季节性回落。一般6月份是全年菜价的最低点,七八月份“夏淡”时菜价开始进入上行区间。今年蔬菜生产“夏淡”期略有提前。6月份,农业农村部监测的28种蔬菜全国平均批发价每公斤4.03元,环比涨3.3%;7月份,全国平均批发价为每公斤4.28 元,环比上涨6.2%。8月份,蔬菜价格继续上涨。农业农村部监测的28种蔬菜,8月份全国平均批发价为每公斤4.62元,环比上涨7.9%,同比上涨11.9%。分品种看,有20种环比价格上涨,下跌的只有8种,其中涨幅超过20%的有黄瓜(36.4%)和菠菜(26.0%)。关于8月份菜价持续上行的原因,张晶认为主要有三个:一是蔬菜生产进入换茬期,部分品种上市量有所减少,且处于上市初期的品种价格相对较高;二是受洪灾影响,南方部分产区蔬菜生产流通完全恢复还需一定时间;三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成效显著,全国复工复产,团体消费增加,消费趋旺。
“2020年第37周,农业农村部重点监测的28种蔬菜周均价虽然环比下跌2.2%,但同比仍然高22.0%。”张晶认为,今年菜价总体高于去年,主要原因一是春季新冠肺炎疫情严重时,蔬菜播种、育苗及定植受到一定影响,冷凉地区蔬菜种植面积总体同比略减;二是6月份以来,南方暴雨范围广过程雨量大极端性强,多地降雨量破历史纪录,农作物受灾严重,而6月下旬北方夏菜主产区如河北、山东多地发生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均对夏季露地蔬菜生产供应产生阶段性不利影响。
对消费者而言,好消息也有不少。据中国蔬菜协会监测,8月份全国蔬菜主产区重点监测点播种面积同比小幅增加。9月份随着汛期的结束,全国大部分地区水热条件总体有利于蔬菜增产,且受灾地区蔬菜生产逐步恢复,各地补种的速生叶菜也将开始大量上市。后期秋茬蔬菜进入采收旺季,蔬菜供应水平将进一步提高。此外,鉴于前期菜价整体高企,菜农扩种积极,部分品种秋冬蔬菜定植面积有所增加。以广东为例,广东省农业监测体系数据显示,茄果类蔬菜8月份种植面积同比普遍增加,其中苦瓜、茄子同比增幅超过30%。
张晶预计,短期内,随全国大中小学开学、企业复工复产,团体消费旺盛,加上中秋、国庆双节拉动影响,菜价下行空间虽然有限,但后期将逐步回落至常年同期水平。尤其是茄果类和大白菜、白萝卜等耐储蔬菜价格将冲高回落,个别品种价格波动幅度可能偏大。后期全国蔬菜供应有保障,菜价将进入季节性下行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