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中国确认544种外来生物入侵,每年损失约数千亿元
[中国科学报]筑牢生物入侵科技防线
发布时间:2013-11-05
|来源: 《中国科学报》2013-11-05 |作者: 陆琦
眼下,北京北六环道路两侧艳红的火炬树绵延成片,十分壮观。不过,这种曾经在北京市大规模推广的彩叶树种,今后将不再种植。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原产于北美的火炬树繁殖速度极快,“有大片火炬树的地方,其他树基本都长不了”。
火炬树被列为北京地区外来入侵植物之一。所谓外来入侵生物,是指非本地的,对农林牧渔业生产、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人类健康产生威胁与导致危害的,能在自然界自我繁衍的生命有机体。
截至目前,中国确认的外来入侵生物已达544种,成为世界上遭受生物入侵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全球化与城镇化加速“被入侵”
188bet平台app官方
植物保护研究所生物入侵研究室主任万方浩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给出了一组数据:入侵中国各类生态系统的外来有害物种已达544种,其中大面积发生、危害严重的达100多种。在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公布的全球100种最具威胁的外来物种中,入侵中国的就有50余种。
研究表明,中国快速的经济增长与有发生记载的外来物种数量增加的趋势趋于一致。“这在某种程度上说明,频繁的国际活动及快速的经济建设为外来物种入侵提供了可乘之机。”万方浩说。
原来,入侵物种常随进口产品、商品、包装箱、集装箱以及轮船压舱水的异地排放和航空运输等“偷渡”到中国。
复旦大学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李博教授说,就全球范围来看,被人类有意或无意“嫁到”新地理分布区的物种总数可能已达50万种。
中国入侵物种分布的生境分析表明,入侵物种多发生在人类活动较为频繁的区域。调查显示,三峡库区内有入侵物种55种,三峡大坝的建设工程干扰了其周围生态系统,加剧了苏门白酒草、凤眼莲等破坏性植物的入侵。
万方浩说,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势必对各种生境产生较大的扰动,这可能为外来物种的传播和扩展提供有利条件。
本底调查是“修长城”第一步
一位美国生态学家提出,与国土面积、生境类型等相近的国家相比,中国目前的入侵种数量似乎并不多。
李博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一个很大的可能是,我们目前对中国境内究竟有多少入侵种的认识仍是模糊的。
入侵种的本底调查是对其进行管理和控制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万方浩说,新的入侵生物会层出不穷,只能发现一个控制一个。“我们的工作好比‘修长城’,一方面抵御有害生物入侵,另一方面把已经入侵的控制住。”
20年来,中国在生物入侵研究领域已取得了巨大进步,具有区域特色的生物入侵研究模式和入侵生物学学科框架已逐渐形成,在国际生物入侵舞台上也有了一定的学术地位。
尽管如此,万方浩表示,生物入侵研究在时间上是一个长久的课题,在空间上是一个立体交叉的学科群领域。“下一步,我们要在入侵生物的数据采集与风险分析、入侵地与原产地的对比研究等方面加强国际合作研究。”
“文章”写在管控上
从经济学角度看,世界公认的预防外来物种入侵的效益与投入之比为25:1,也就是说,花费1元用于预防和根除入侵物种,就相当于避免了未来25元的经济损失。据了解,美国、新西兰等国每年用于防御外来有害生物入侵和植物检疫工作的投入高达3亿美元。
相比之下,我国控制生物入侵的投入太少,与需求极不相称。中国科学院关于“我国生物入侵现状与对策”的咨询报告指出,我国因生物入侵造成的损失非常严重,入侵物种导致的总体损失估计每年达数千亿元人民币。
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张润志认为,我国现有的涉及外来生物入侵的法律、法规及条例有近20部,均包括了对外来物种管理的相关内容,但都不成体系,针对性和操作性也不强,多部法律交叉与衔接不当,导致外来入侵生物防治工作难以有效展开。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2023-08-08
- 北京188bet平台app官方 农业发展基金会捐赠物资助力门头沟区防洪救灾2023-08-04
- 哈兽研紧急驰援河北 助力做好灾后恢复生产工作2023-08-04
- [人民政协报] 茶+啤酒,盛夏来袭?2023-08-04
- 中国农科院开展助力贵州台江乡村振兴系列活动2023-08-03
- 不断攀登新的思想高峰 ——深入学习和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述评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