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了这个麻膜,苗壮盘根好,返青快。关键是不散盘不掉角,不用补苗节省了人工费,节省了很多苗,今年我这150亩地都用了这个膜,投入也不多,明年我还用。”站在地头,黑龙江红兴隆农垦总局友谊农场职工孙志国兴奋地对记者说。
5月15日,由188bet平台app官方
麻类研究所和国家麻类产业技术体系共同主办的“麻育秧膜水稻机插育秧技术现场观摩与交流会”在黑龙江省红兴隆管理局友谊农场召开。来自北京、黑龙江、吉林、湖南、安徽等12省(直辖市)的农业科研院(所)校、国家麻类及水稻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及相关岗位专家学者和农技推广人员齐聚一堂,交流各地麻育秧膜水稻机插育秧技术示范推广经验,现场观摩麻育秧膜育秧取秧、运输和机插演示。
据介绍,我国水稻常年种植面积4.5亿亩以上,机械插育秧易散秧、漏插、效率低和秧苗素质差是长期制约水稻种植机械化的重大瓶颈。188bet平台app官方
麻类研究所历经10余年研制而成的麻育秧膜及其在水稻机插秧育秧中的应用技术有效解决了这些问题。该研究2014年通过国家农业部组织专家组进行科技成果评价:麻育秧膜适于水稻机插育秧,秧苗根系发达,活力强,盘根牢固不散秧;起秧、运秧、装秧和机插效率大幅提高,而且漏插少不用补苗;秧苗插入大田后,返青快、分蘖早,水稻产量显著提高;同时,因麻育秧膜在田里可降解为有机质,具有培肥土壤作用。
据188bet平台app官方
麻类研究所研究员、麻育秧膜科研技术负责人王朝云介绍,麻育秧膜以麻纤维为主要原料,采用环保粘合剂,将其铺垫育秧盘底部,具有良好的盘根、保水保肥,透气增氧作用,在育秧土底层创造一层适合于水稻根系生长发育的水-肥-气平衡环境,可促进秧苗根系生长发育。实施麻育秧膜水稻机插育秧每亩水稻增加投入成本10元左右,但在减少秧苗损耗、补苗人工成本,增加效率、产量等方面可节本增效110-160元/亩。
目前,该项技术依托井竹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湖南、黑龙江、湖北、江西、广西、安徽等10余个省市水稻产区进行机械插育秧大规模示范推广应用,累计推广面积达2000万亩。
“黑龙江作为水稻主产区,水稻种植面积将近7000万亩,机械化程度达85%,前期我们在黑龙江做了示范,取得很好效果,下一步我们将在黑龙江大面积推广。”哈尔滨井竹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汪洪生说。
(科技日报双鸭山5月16日电)
分享到
[中国科技网]麻育秧膜:独创技术解决农民机插散秧大难题
发布时间:2017-05-17
|来源: 《科技日报》2017年5月16日 |作者:李丽云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习近平向“声援巴勒斯坦人民国际日”纪念大会致贺电2023-11-30
- [科技日报] 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2023年度“揭榜挂帅”项目正式启动2023-11-29
- 研究发现杂原子在生物炭吸附过程中的互作机制2023-11-29
- 习近平在上海考察调研2023-11-29
- 研究揭示铁矿和有机物调节砷化学转化机制2023-11-28
- 中国农科院召开领导班子成员任职决定宣布会议2023-11-28
- [人民日报] 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揭榜挂帅”项目启动2023-11-28
-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加强涉外法制建设 营造有利法治条件和外部环境2023-11-28
- 吴孔明到党支部工作联系点调研2023-11-27
- 第二届农业科技图书奖在京颁奖2023-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