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北京6月6日电 (记者瞿剑)无需土壤和阳光,实现任何时间、地点的植物智能化生产,单位面积产量可达普通耕地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由中国农科院环发所自主研发的“智能LED植物工厂”,以其“土地利用和农作方式的颠覆性技术”,在正于此间举办的国家“十二五”科技创新成就展上亮相。
中国农科院设施植物环境工程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杨其长博士介绍,该技术根据植物对不同光谱的“偏好”,选择相应的LED灯取代阳光作为光源,进行24小时不间断光照,可对植物工厂内的温度、湿度、光照、气流、二氧化碳浓度以及营养液等环境要素作实时自动监控,从而确保光合作用的最大效果。与传统种植模式相比,其土地利用率高,操作省力,机械化程度高,产品安全无污染,营养价值大大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可达露地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他表示,研发团队历经多年协同攻关,先后取得植物“光配方”理论与方法及其LED光源创制、光-耦合节能环境控制、蔬菜营养品质调控以及基于物联网的植物工厂智能化管控等技术的重大突破,并实现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关键技术的规模化应用,使我国成为继美国、日本、荷兰等之后少数掌握植物工厂技术的国家。
该成果依托中国农科院科技创新工程和国家863计划,自上世纪50年代设施“小气候”课题组开始,历经60余年攻关由几代科学家传承接力而成,目前在国内外设施园艺工程领域已具有重要影响力。
分享到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习近平向“声援巴勒斯坦人民国际日”纪念大会致贺电2023-11-30
- [科技日报] 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2023年度“揭榜挂帅”项目正式启动2023-11-29
- 研究发现杂原子在生物炭吸附过程中的互作机制2023-11-29
- 习近平在上海考察调研2023-11-29
- 研究揭示铁矿和有机物调节砷化学转化机制2023-11-28
- 中国农科院召开领导班子成员任职决定宣布会议2023-11-28
- [人民日报] 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揭榜挂帅”项目启动2023-11-28
-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加强涉外法制建设 营造有利法治条件和外部环境2023-11-28
- 吴孔明到党支部工作联系点调研2023-11-27
- 第二届农业科技图书奖在京颁奖2023-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