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干细胞家族再添一员
[中国科学报]我国科学家全面定性鹿茸干细胞
发布时间:2019-06-10
|来源: 中国科学报 2019年6月7日 |作者:李晨 王冬昭
鹿茸是哺乳动物中罕见的能够周期性完全再生的器官,是研究哺乳动物器官再生的绝好模型。6月5日,自然出版集团下属的权威医学生命科学期刊之一《细胞死亡与疾病》(CELL DEATH & DISEASE)在线发表了188bet平台app官方 特产研究所(下称特产所)特种动物干细胞创新团队的最新成果。他们完成了对鹿茸干细胞全面系统地鉴定,为干细胞家族再添重要一员。
论文第一作者、特产所副研究员王大涛告诉《中国科学报》,他们已经证实鹿茸干细胞不仅具备间充质干细胞的特性,还具有一定的胚胎干细胞的特性,能够通过胚胎注射的方式嵌合到宿主生殖系统中。
该团队此前的多项研究证实,鹿茸再生是一个基于干细胞的过程,并定位了这些干细胞。然而,鹿茸干细胞究竟有哪些特征,它与其他干细胞有哪些异同,这些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
带着这些问题,研究团队首先检测了多种干细胞核心标记因子在鹿茸干细胞中的表达情况,通过转录组测序比较了鹿茸干细胞与间充质干细胞、骨祖细胞、胚胎干细胞在转录水平的异同,明确了鹿茸干细胞核心标记因子。
通过胚胎嵌合实验,证实了鹿茸干细胞不像胚胎干细胞那样嵌合到整个宿主的组织中,也不像间充质干细胞那样完全消失,而是有限地嵌合到一些组织中,特别是嵌合到了生殖系统中。
“这就证明鹿茸干细胞在分化上介于成体干细胞与胚胎干细胞之间,为干细胞家族增添重要一员。”王大涛说。
论文通讯作者、特产所研究员李春义认为,该研究成果定性了具有刺激断肢再生能力的鹿茸干细胞,对深入解析鹿茸再生机制具有里程碑意义。
据悉,该研究得到了中国农科院科技创新工程及中国科学院A类战略先导专项的资助。
相关论文信息:DOI:10.1038/s41419-019-1686-y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习近平向“声援巴勒斯坦人民国际日”纪念大会致贺电2023-11-30
- [科技日报] 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2023年度“揭榜挂帅”项目正式启动2023-11-29
- 研究发现杂原子在生物炭吸附过程中的互作机制2023-11-29
- 习近平在上海考察调研2023-11-29
- 研究揭示铁矿和有机物调节砷化学转化机制2023-11-28
- 中国农科院召开领导班子成员任职决定宣布会议2023-11-28
- [人民日报] 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揭榜挂帅”项目启动2023-11-28
-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加强涉外法制建设 营造有利法治条件和外部环境2023-11-28
- 吴孔明到党支部工作联系点调研2023-11-27
- 第二届农业科技图书奖在京颁奖2023-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