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入汛以来,局部地区洪涝灾害频发,不仅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也给农业生产特别是南方水稻生产带来严重影响。
洪水过后,水稻还有救吗?刚从灾区考察回京的188bet平台app官方
研究员李茂松博士建议,应尽快推广洪水再生稻技术,挽回水稻产量损失。
李茂松说,所谓洪水再生稻,就是利用水稻的再生能力,在洪水淹没的稻田退水后,将残留于地面部分割掉,辅之以适当的养分和水分管理、病虫害防控等,帮助水稻再次完成生命周期并获得一定产量,是一种有效的灾后恢复水稻生产的方式。
当前南方正值关键农时,为最大限度减轻洪涝灾害对水稻生产造成的损失,李茂松建议,应尽快推广洪水再生稻技术。
李茂松介绍,洪水再生稻技术最早于2007年在四川泸县研究成功,当年即推广30万亩,挽回产量损失70%以上。2008年,该技术推广到重庆、四川、湖南等地,面积达到350万亩,挽回损失60%以上。2009年,已经推广到广东、福建、广西、海南等地,深受稻农欢迎。目前,该技术已经通过农业部组织的成果鉴定。
洪水再生稻技术,就是针对遭受洪涝灾害的水稻迅速恢复生产能力的技术,实用性强,农民易于掌握,见效快。
李茂松还为此提出推广洪水再生稻技术的具体建议:
第一,要疏通田间沟渠,抢排田间积水,落实扶苗、洗苗、追肥等田间管理措施,促进受灾作物苗情转化;第二,水毁农田,要及时清淤筑埂,增加有机肥使用量;第三,受淹稻田,根据水稻生长发育进程,分类实施洪水再生稻技术,最大限度减轻洪涝造成的损失。(蒋建科)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人民日报]专家建议应尽快推广洪水再生稻技术
发布时间:2010-08-25
|来源: 《人民日报》2010年8月3日 |作者:admin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习近平向“声援巴勒斯坦人民国际日”纪念大会致贺电2023-11-30
- [科技日报] 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2023年度“揭榜挂帅”项目正式启动2023-11-29
- 研究发现杂原子在生物炭吸附过程中的互作机制2023-11-29
- 习近平在上海考察调研2023-11-29
- 研究揭示铁矿和有机物调节砷化学转化机制2023-11-28
- 中国农科院召开领导班子成员任职决定宣布会议2023-11-28
- [人民日报] 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揭榜挂帅”项目启动2023-11-28
-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加强涉外法制建设 营造有利法治条件和外部环境2023-11-28
- 吴孔明到党支部工作联系点调研2023-11-27
- 第二届农业科技图书奖在京颁奖2023-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