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我院畜牧所饲养与标准化研究室主任、国家肉鸡产业技术体系生产与环境控制研究室主任张宏福研究员应邀做客新华网,就“肉鸡养殖与消费安全”进行了现场访谈,就肉鸡的标准化养殖、鸡肉的营养特点、消费安全等消费者众所关注的问题进行了访谈。
张宏福在访谈中指出,肉鸡饲料转化率、生产效率高,适合于标准化、规模化生产。鸡肉通过屠宰、加工、分割,可以实现标准化、批量化供应,更好地符合现代工业化社会的生产要求。鸡肉营养价值高,去皮鸡胸肉蛋白含量高,脂肪含量低,优于猪肉和牛肉。
张宏福通过分析指出,现代肉鸡生长速度快、生产效率高,是科学研究的成果,科技进步的产物。一是品质改良,通过对生长快个体的不断选育。近十年,每两年的选育进展可以使肉鸡达到上市体重的时间缩短1天,原来肉鸡达到5斤体重需要52天,现在只需要42天。二是饲料营养的平衡供给。蛋白质、能量、12种维生素、8种微量元素、18种氨基酸,尤其是11种必需氨基酸,严格按照不同生长阶段和需要量进行配合,满足肉鸡快速生长的营养需要,使得遗传潜力能够充分体现出来。三是环境条件的改善。要想肉鸡长的快,还要为它提供合理的环境,小鸡出壳后的育雏温度为32-33度,出栏时的温度保持在20度左右,养分消耗少,传统的农村养鸡,室外什么温度就在什么温度下饲养,肉鸡消耗能量大,饲料转化力低,生长慢。因此,现代肉鸡养殖3大技术——育种、饲料配制和环境改善确保了肉鸡的快速生长。
针对目前社会上流传的肉鸡养殖添加激素等传闻,张宏福表示这一些不知情者的误传,更有一些不负责任的媒体炒作的结果。在目前鸡的遗传潜力下,肉鸡生产不需要外加激素,也不可能外加激素。既没有必要,技术上也不可行。对于社会上传言“长6个翅膀的怪鸡”,他说,世界上没有这种技术,纯粹是“恶作剧”,是个别人通过网络发布的由电脑合成的图片广为传播所致,大家不要轻信。
(左一为张宏福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