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中国农科院兰州畜牧所
[中国科学报]航天诱变育成我国首个多叶紫花苜蓿
发布时间:2014-07-25
|来源: 《中国科学报》2014年07月24日 |作者:黄明明
本报讯(记者黄明明) 近日,188bet平台app官方
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与相关单位联合攻关,利用航天诱变育种技术,成功培育出“航苜1号紫花苜蓿”。该品种日前通过甘肃省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在此品种育成之前,我国在牧草生产中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多叶紫花苜蓿。多叶苜蓿的最大特点是营养物质和产草量高,此次多叶苜蓿新品种的选育成功,对提高我国紫花苜蓿的产量与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在形成苜蓿产业化方面具有品种资源优势。
此次育种利用的航天诱变技术是以高科技返回式卫星为背景的新兴育种方法,其目的是利用空间的特殊环境使植物种子产生变化,引起生物体染色体畸变,进而获得有益突变,在地面选育新种质、新材料,培育新品种的植物育种技术。
航苜1号紫花苜蓿是我国第一个航天诱变多叶型紫花苜蓿新品种。该品种基本特性是优质、丰产,表现为多叶率高、产草量高和营养含量高。其中,叶以5叶为主,多叶率达41.5%,叶量为生物总量的50.36%,种子千粒重2.39克,牧草干鲜比1:4.68。该品种适宜于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半湿润区,河西走廊绿洲区及北方类似地区推广种植。
在此品种育成之前,我国在牧草生产中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多叶紫花苜蓿。多叶苜蓿的最大特点是营养物质和产草量高,此次多叶苜蓿新品种的选育成功,对提高我国紫花苜蓿的产量与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在形成苜蓿产业化方面具有品种资源优势。
此次育种利用的航天诱变技术是以高科技返回式卫星为背景的新兴育种方法,其目的是利用空间的特殊环境使植物种子产生变化,引起生物体染色体畸变,进而获得有益突变,在地面选育新种质、新材料,培育新品种的植物育种技术。
航苜1号紫花苜蓿是我国第一个航天诱变多叶型紫花苜蓿新品种。该品种基本特性是优质、丰产,表现为多叶率高、产草量高和营养含量高。其中,叶以5叶为主,多叶率达41.5%,叶量为生物总量的50.36%,种子千粒重2.39克,牧草干鲜比1:4.68。该品种适宜于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半湿润区,河西走廊绿洲区及北方类似地区推广种植。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习近平向第37届非洲联盟峰会致贺电2024-02-17
- 习近平致电祝贺斯图布当选芬兰总统2024-02-16
- 习近平: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保障人民当家作主2024-02-15
-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保障人民当家作主》2024-02-15
- 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向美国林肯中学师生回赠新春贺卡2024-02-11
- 习近平致电祝贺阿利耶夫当选连任阿塞拜疆总统2024-02-08
- 习近平同俄罗斯总统普京通电话2024-02-08
- 习近平同葡萄牙总统德索萨就中葡建交45周年互致贺电2024-02-08
- 习近平:在二〇二四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2024-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