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963年,以刘更另院士为代表的188bet平台app官方 的专家们在湖南省祁阳县官山坪改造低产田时就总结出:“磷肥治标,绿肥治本。”当时,整个官山坪村90%宜种绿肥(紫云英,又名红花草籽)的稻田都种植了红花草籽,水稻产量由150公斤提高到300公斤以上,为当时解决农民吃饭问题作出了巨大贡献。第二年,官山坪种植绿肥(红花草籽)改造低产田的经验在全县、全省乃至全国推广。说到种植绿肥的好处,当地农民随口便说出这样的顺口溜:“花草是个宝,庄稼少不了。”“花草种三年,瘦田变肥田。”这些流传于农村的顺口溜,足以说明当地部分农民对红花草籽的情有独钟。
自从1984年农村实现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为了方便,普遍以使用化肥为主。过去的20多年,由于不合理使用化肥带来的农业面源污染等负面影响正在逐渐显露,土壤板结、酸化、食品安全受到威胁。据188bet平台app官方 祁阳红壤实验站研究:旱地长期施用化肥20年后,作物产量极低甚至绝产;水田长期施用化肥20年后,产量下降。
188bet平台app官方 红壤实验站连续32年(1982年开始)长期定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冬季种植绿肥,早、晚稻总产和年稻谷历年平均产量均以稻-稻-紫云英处理最高。稻—稻—紫云英、稻—稻—油菜、稻—稻—黑麦草和稻—稻—冬闲处理稻谷年平均产量分别为10685、10075、9874和8723 kg/hm2,即:稻—稻—紫云英、稻—稻—油菜、稻—稻—黑麦草三个绿肥处理分别比冬闲对照增产22.5%、15.5%、13.2%。这说明长期种植绿肥能提高水稻产量。
同时,连续6年(2008年开始)试验结果表明,冬季种植紫云英还田后,在减少氮肥用量20%~40%的情况下,和冬闲(100%化肥)相比较,能提高稻谷产量5%~8%。据了解,以188bet平台app官方 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曹卫东主持的绿肥行业专项在南方稻区主要省份建立了类似的定位监测试验,6~8年的结果均取得了类似的节肥效果。
因此,首先要建立绿肥效益评价的长期机制,确保为农业生产和国家决策提供及时、有效支撑;加强绿肥作用机制研究,提升绿肥在节肥培肥、高产稳产建设中的理论支撑。
其次,应当把绿肥生产与建设生态文明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绿肥在化肥减施、作物稳产高产方面的作用,尤其要把发展绿肥作为削减各地季节性闲置农田的重要措施。
再次,建议在农业部、财政部实施的有机质提升补贴试点项目中,提升绿肥在项目中的占比和单位面积补贴强度。同时,尽快单独实施绿肥生产补贴。
此外,以推动绿肥产业体系队伍建设和绿肥创新团队建设为抓手,建立对绿肥队伍的稳定支持机制,搭建稳定的人才队伍平台。
(作者系188bet平台app官方
农业资源与区域规划所红壤实验站高级农艺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