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要认清“三农”和科技发展形势,明确国家队的历史使命和要求,进一步深化对学科调整和建设的认识。近年来,世界农业发展出现了一些新动向:一是建设现代农业已经成为世界农业发展的方向。传统农业正在向现代农业转变,农业产业领域不断拓展,对科技的依赖程度日益提高,农业科技已成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二是农业竞争日益高科技化,高新技术成为农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农业正由“资源依赖型”向“科技支撑型”转变。三是农产品生产正在朝高品质、个性化方向发展,未来农业不仅要满足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品种、花色的个性化需要,还要满足消费者对健康保障和精神享受的需要。四是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时代主题,“高产、优质、低耗、高效、安全、生态”已经成为世界农业发展的潮流。五是在人口、资源、生态、市场、就业压力等条件的制约下,必然要求农业科技发展的目标调整到为“三农”(农民、农业、农村)和“三生”(生产、生活、生态)服务,为农产品优质、高产、高效、安全与可持续发展服务上来。
第二,要进一步明确学科建设与调整的思路和方向,确定工作重点和任务。要锁定我院学科建设的目标和方向,逐步形成一批具有中国特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农业优势重点学科群,努力构建农业重点学科平台,形成具有创新意识和自主创新能力的科研团队,造就国际一流水平的农业科学家,形成国内和世界知名的农业科学研究基地,到2010年全面完成我院的重点学科建设,在九大学科群下形成35-45个一级学科、140-180个二级学科的学科群体。
要加快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中心,首先必须着力培养一批一流的人才、创造一批一流的成果、整合一批一流的学科、营造一个一流的环境,从而培植一批特色明显、优势突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研究所。各研究所要按照这一要求,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并使学科建设尽快取得成效。
第三,要抓住机遇,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加快我院学科调整与建设的步伐。全院上下要统一思想,下定决心、克服困难,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遇,把学科建设当作各个研究所今年的第一要务来抓。各所党委要在学科建设上创造良好的政治环境氛围,为学科建设保驾护航。在学科建设上,各所要实行一把手负责制。
他号召全院干部职工一定要从党的事业和人民利益的高度,正确认识学科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的指引下,加快学科建设步伐,促进科技创新,为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确保粮食安全作出新的贡献。
分享到
加快学科建设步伐,促进科技创新,为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确保粮食安全作出新的贡献
发布时间:2004-03-17
|来源: 院党委 |作者:admin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习近平向“声援巴勒斯坦人民国际日”纪念大会致贺电2023-11-30
- [科技日报] 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2023年度“揭榜挂帅”项目正式启动2023-11-29
- 研究发现杂原子在生物炭吸附过程中的互作机制2023-11-29
- 习近平在上海考察调研2023-11-29
- 研究揭示铁矿和有机物调节砷化学转化机制2023-11-28
- 中国农科院召开领导班子成员任职决定宣布会议2023-11-28
- [人民日报] 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揭榜挂帅”项目启动2023-11-28
-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加强涉外法制建设 营造有利法治条件和外部环境2023-11-28
- 吴孔明到党支部工作联系点调研2023-11-27
- 第二届农业科技图书奖在京颁奖2023-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