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树研究所是我院转企研究所之一,在科技体制改革方面确定了两步走的改革策略。
第一步,人事制度改革。建立一套具有竞争性的人事制度。首先从试验农场开始,对原分散经营的土地实行研究所统一管理,由职工承包经营;规范农场职工待岗、内退制度,妥善分流、安置富余人员。其次,在全所推行按需设岗、竞争上岗、逐级聘任、合同管理的全员聘用制度,做到合理配置人力资源,进一步优化人员结构,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工作高效的科技人员、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队伍,以进一步提高研究所的整体实力。
第二步,分配制度改革。本着“效益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进行分配制度改革。新的工资由三部分组成:即基础工资、岗位津贴、绩效工资。其中绩效工资是体现职工工作业绩和效益的部分,包括科研项目的取得、科技成果的获得、著作论文的出版与发表、科技开发创收的增长等因素。
通过两年来的工作,研究所在转企改革中取得了较大进展。
一、调整机构
1、精简管理部门。将所办公室、党委办公室合并为所办公室;将科研处和开发处合并为研究发展部;将人事处、财务科分别整合为人力资源部及财务部。使所管理部门由改革前的7个精简为5个。
2、整合科研机构设置。将原栽培研究室、品种资源研究室、植保研究室、贮藏保鲜研究室、情报资料研究室、农业部质检中心等机构,结合国家种子工程项目的建设,整合为国家苹果改良中心、国家落叶果树脱毒中心、果树种质资源创新中心、农业部质检中心、果品贮藏保鲜中心、信息中心。采取课题负责制。
二、精简人员
采取“按需设岗、竞争上岗、逐级聘任、合同管理”的原则,精简了富余人员。管理人员由原来的33人精简为20人;科研辅助人员由19人压缩为8人;农场由原来的69人精简为22人。
三、实行了新的分配制度
实行新的分配制度后,科研人员的工资增加了31%;管理人员的工资增加了19%。
四、清产核资
对全所固定资产及长期积累的呆帐坏帐进行认真清查,该报废的资产按规定申请报废,对债权、债务进行全面清理、登记、核对和查实。对历史遗留问题按有关政策和程序进行处理,最大限度减轻转制后的负担,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奠定了良好基础。
五、体会
1、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2、要坚持先人事制度改革,后分配制度的改革;
3、要坚持依法治所,按章办事。
经过改革,2002、2003年两年的平均科研经费比前三年的年平均经费增长五倍以上;科技开发有新思路,发展稳定;基础设施及条件建设取得突破。通过改革,提高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分享到
果树研究所转企改革进展
发布时间:2004-02-28
|来源: 院办公室 |作者:admin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习近平向“声援巴勒斯坦人民国际日”纪念大会致贺电2023-11-30
- [科技日报] 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2023年度“揭榜挂帅”项目正式启动2023-11-29
- 研究发现杂原子在生物炭吸附过程中的互作机制2023-11-29
- 习近平在上海考察调研2023-11-29
- 研究揭示铁矿和有机物调节砷化学转化机制2023-11-28
- 中国农科院召开领导班子成员任职决定宣布会议2023-11-28
- [人民日报] 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揭榜挂帅”项目启动2023-11-28
-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加强涉外法制建设 营造有利法治条件和外部环境2023-11-28
- 吴孔明到党支部工作联系点调研2023-11-27
- 第二届农业科技图书奖在京颁奖2023-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