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现代科研院所建设所长视点之七:资划所王道龙
凝练学科领域 把握战略方向 迎接现代农业发展的挑战
发布时间:2012-08-19
|来源: 188bet平台app官方
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作者:王道龙
一、紧紧抓住现代农业为学科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三化”同步,必将面临我国农业资源的一系列制约和挑战。
在农业资源利用方面,我国耕地资源不仅在数量上已经逼近18亿亩的红色警戒线,而且耕地质量整体水平偏低,农田土壤退化问题日益突出;我国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而未来可供利用的农业水资源将呈进一步减少趋势;我国肥料资源利用率低,氮肥利用率仅为30%-35%,磷肥为10%-20%,大量的肥料养分通过不同损失途径进入环境,已成为水体富营养化、饮用水硝酸盐污染,以及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来源。
在农业资源监测方面,我国地域辽阔,农业生产类型多样,种植结构复杂,迫切需要建立适合我国复杂国情的农作物、草地和农业灾害遥感监测技术体系,创建符合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农业信息决策支持与服务系统。
在农业资源区划方面,需要加强农业空间格局演变规律、区域发展动力与区域协调机制研究,为优化农业区域布局,推动农业区域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如何围绕现代农业发展的国家战略需求,结合世界科技发展前沿,突出研究所特色和优势,高度凝练学科方向,是当前推进现代科研院所建设的重中之重。
二、深入分析资划所的学科特色及存在问题
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以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和农业区域发展为研究主体,涉及农业资源(土壤、肥料、水资源、微生物)高效利用、农业遥感监测、农业区域发展等多学科、多领域,是一所宏观与微观结合,自然科学、社会经济与工程技术结合,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结合的国家级农业科研机构。其多学科、综合性的显著特色,一方面有利于学科的交叉渗透和相互促进;但另一方面也造成了科研资源的分散,难以形成在国内外具备领先优势的学科方向和人才团队,并最终难以产出有重大科学和社会影响的科研成果。
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为例,2007-2011年,资源区划所共获得基金资助项目49项,总资助经费1372万元。项目分别来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地球科学部、生命科学部、化学科学部和管理科学部,广泛分布于土壤学、遥感机理与方法、污染物行为过程及其环境效应、植物营养学、微生物资源与分类学、环境污染化学,以及宏观管理与政策领域中的农林经济管理等近20个研究方向。项目小而分散,绝大多数为面上基金(21项)和青年基金(21项),基金重点项目和重大国际合作项目仅各1项,而在重大研究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等高端项目类型上则一直为空白。类似的项目分布特征也出现在国家863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等应用基础和应用领域的资助计划中。
三、进一步凝练学科领域,明确战略发展方向
尽管植物营养与肥料、农业遥感与信息技术、农业生态与环境、农业区域发展、现代土壤与水资源利用,以及农业微生物资源与利用等都是资源区划所传统的优势学科领域,但为了实现“现代农业科研院所建设”中提出的“经过10年左右,建设世界一流农业科研院所”的目标与要求,研究所必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学科建设原则,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发挥优势、集中力量、重点突破,最终用5-10年时间形成3-5个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重点学科领域及研究方向。
以植物营养与肥料学科领域建设为例。资源区划所拥有国家土壤肥力与肥料效益监测站网、农业部植物营养与肥料重点实验室、国家化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农业部微生物肥料和食用菌菌种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是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挂靠单位。2005年,“主要作物硫钙营养特性、机制与肥料高效施用技术”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07 -2011年,主持了肥料领域首个973项目“肥料减施增效与农田可持续利用基础研究”;“十一五”期间组织了3项与肥料使用相关的国家科技支撑项目。经过多年的积累,资源区划所在肥料学科领域已具有一定的优势,可以联合全国学科力量,开展高水平研究。与此相比,国内其他单位如中国农业大学则在根际营养,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在氮素循环,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和山东农业大学在缓控释肥,南京农业大学在有机肥,华中农大在微量元素研究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因此,研究所在植物营养与肥料领域的研究应该重点定位在高效施肥原理与方法、中量肥料元素,以及秸秆腐熟菌剂等新型肥料研发等方向,并加快植物营养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步伐。
总而言之,研究所一定要紧紧围绕现代农业发展的国家战略需求,好好把握“现代农业科研院所建设”的机遇和挑战,进一步凝练学科领域和重点方向,为今后5-10年的跨越式发展选准战略方向。
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三化”同步,必将面临我国农业资源的一系列制约和挑战。
在农业资源利用方面,我国耕地资源不仅在数量上已经逼近18亿亩的红色警戒线,而且耕地质量整体水平偏低,农田土壤退化问题日益突出;我国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而未来可供利用的农业水资源将呈进一步减少趋势;我国肥料资源利用率低,氮肥利用率仅为30%-35%,磷肥为10%-20%,大量的肥料养分通过不同损失途径进入环境,已成为水体富营养化、饮用水硝酸盐污染,以及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来源。
在农业资源监测方面,我国地域辽阔,农业生产类型多样,种植结构复杂,迫切需要建立适合我国复杂国情的农作物、草地和农业灾害遥感监测技术体系,创建符合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农业信息决策支持与服务系统。
在农业资源区划方面,需要加强农业空间格局演变规律、区域发展动力与区域协调机制研究,为优化农业区域布局,推动农业区域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如何围绕现代农业发展的国家战略需求,结合世界科技发展前沿,突出研究所特色和优势,高度凝练学科方向,是当前推进现代科研院所建设的重中之重。
二、深入分析资划所的学科特色及存在问题
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以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和农业区域发展为研究主体,涉及农业资源(土壤、肥料、水资源、微生物)高效利用、农业遥感监测、农业区域发展等多学科、多领域,是一所宏观与微观结合,自然科学、社会经济与工程技术结合,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结合的国家级农业科研机构。其多学科、综合性的显著特色,一方面有利于学科的交叉渗透和相互促进;但另一方面也造成了科研资源的分散,难以形成在国内外具备领先优势的学科方向和人才团队,并最终难以产出有重大科学和社会影响的科研成果。
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为例,2007-2011年,资源区划所共获得基金资助项目49项,总资助经费1372万元。项目分别来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地球科学部、生命科学部、化学科学部和管理科学部,广泛分布于土壤学、遥感机理与方法、污染物行为过程及其环境效应、植物营养学、微生物资源与分类学、环境污染化学,以及宏观管理与政策领域中的农林经济管理等近20个研究方向。项目小而分散,绝大多数为面上基金(21项)和青年基金(21项),基金重点项目和重大国际合作项目仅各1项,而在重大研究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等高端项目类型上则一直为空白。类似的项目分布特征也出现在国家863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等应用基础和应用领域的资助计划中。
三、进一步凝练学科领域,明确战略发展方向
尽管植物营养与肥料、农业遥感与信息技术、农业生态与环境、农业区域发展、现代土壤与水资源利用,以及农业微生物资源与利用等都是资源区划所传统的优势学科领域,但为了实现“现代农业科研院所建设”中提出的“经过10年左右,建设世界一流农业科研院所”的目标与要求,研究所必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学科建设原则,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发挥优势、集中力量、重点突破,最终用5-10年时间形成3-5个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重点学科领域及研究方向。
以植物营养与肥料学科领域建设为例。资源区划所拥有国家土壤肥力与肥料效益监测站网、农业部植物营养与肥料重点实验室、国家化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农业部微生物肥料和食用菌菌种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是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挂靠单位。2005年,“主要作物硫钙营养特性、机制与肥料高效施用技术”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07 -2011年,主持了肥料领域首个973项目“肥料减施增效与农田可持续利用基础研究”;“十一五”期间组织了3项与肥料使用相关的国家科技支撑项目。经过多年的积累,资源区划所在肥料学科领域已具有一定的优势,可以联合全国学科力量,开展高水平研究。与此相比,国内其他单位如中国农业大学则在根际营养,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在氮素循环,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和山东农业大学在缓控释肥,南京农业大学在有机肥,华中农大在微量元素研究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因此,研究所在植物营养与肥料领域的研究应该重点定位在高效施肥原理与方法、中量肥料元素,以及秸秆腐熟菌剂等新型肥料研发等方向,并加快植物营养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步伐。
总而言之,研究所一定要紧紧围绕现代农业发展的国家战略需求,好好把握“现代农业科研院所建设”的机遇和挑战,进一步凝练学科领域和重点方向,为今后5-10年的跨越式发展选准战略方向。
(作者系188bet平台app官方
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所长 王道龙)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习近平向第37届非洲联盟峰会致贺电2024-02-17
- 习近平致电祝贺斯图布当选芬兰总统2024-02-16
- 习近平: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保障人民当家作主2024-02-15
-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保障人民当家作主》2024-02-15
- 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向美国林肯中学师生回赠新春贺卡2024-02-11
- 习近平致电祝贺阿利耶夫当选连任阿塞拜疆总统2024-02-08
- 习近平同俄罗斯总统普京通电话2024-02-08
- 习近平同葡萄牙总统德索萨就中葡建交45周年互致贺电2024-02-08
- 习近平:在二〇二四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2024-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