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纪实】以科技打造产业 助力西藏脱贫攻坚
1.2亿元,630万元,这是188bet平台app官方 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王凤忠研究员在近些年扶贫攻坚工作中带动的企业新增销售额和农民收入增加总额。作为农产品加工领域的专家,他长期从事产业创新升级研究和应用推广工作,助力脱贫攻坚。与此同时,作为中国农科院第八批对口援藏干部,王凤忠在援藏工作中为西藏的农产品加工业注入了科技的力量,推动诸多科研成果在西藏生根开花,使西藏产业扶贫更具“含金量”。
建平台育人才,首创奋斗求发展
“首创、奋斗、奉献、务实”,这是他为西藏自治区第一个农产品加工科研机构提出的所训,西藏加工科技人才缺乏,他把各研究所加工相关专业科研人员整合,在2017年倡议并牵头筹建西藏自治区唯一的农产品加工科研机构,在新研究所的基础上与派出单位合作开展科学研究,结束了西藏无农产品加工科研机构的历史,从此西藏农产品加工走上了科技创新引领的新阶段。同时,还利用承担自治区科技厅农产品加工重大专项的机会,创新性地提出以项目为纽带,以西藏特色农产品为研究对象,整合全国农产品加工科技人才服务西藏的加工科技援藏新模式,并要求研究所的科技人员拜国内知名专家为师,派往先进科研单位和机构学习,目前已培养50余名农产品加工科技人才,1名博士已入读中国农科院。除了成立研究所,依托中国农科院科技和人才优势,他首次提出创立西藏院士工作站的建议。12名院士、18名专家服务于西藏农业产业,投资4000万元的院士专家工作站正在建设之中,解决了困扰西藏的高层次人才缺乏的问题。
发挥加工优势,推动当地产业升级
在平均海拔3500米以上的西藏,王凤忠每天服用7片药物以缓解高原反应。两年来,他奔赴拉萨、日喀则、山南、林芝、昌都、那曲、阿里七地市40余县对青稞、牦牛、藏猪、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科研等进行调研,在最短时间内适应了新的岗位,并广泛邀请中国农科院、江南大学、国家粮科院、中国发酵研究院等相关专家100多人次,把脉问诊,结合产业实际,先后编制完成了《西藏青稞产业发展调研报告》《西藏农产品加工业龙头企业发展报告》《西藏自治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西藏自治区青稞产业扶贫规划》等,撰写了2份调研报告。
青稞产业作为西藏最大的农业产业,是西藏脱贫致富的关键。王凤忠在调研的过程中看到许多企业依然采用传统的手工方式加工青稞,产业效益低下,产品类型单一,西藏农产品加工技术、装备、从业者素质等与我国其他地区有很大的不同,先进农产品宣传不到位,企业没有强烈的现代化生产意识。再加上西藏没有农产品加工设备生产制造企业,缺少专业人员,许多先进设备闲置不能使用。面对这样的问题,王凤忠积极与国内多个领域知名专家合作,2个月内5次回京,设计了西藏最先进的年产4万吨青稞米最大规模生产线,帮助企业完成项目设计、设备选型、安装调试、产品包装、企业营销,8月份最大单体厂房在日喀则建设,9月份完成设备采购,10月15日生产线完成安装。几个月来,为了企业能够顺利投产,他牺牲了大部分节假日,与企业家、科技人员共同日夜奋战在一线,先后解决了青稞米腹沟无法有效脱皮、青稞米保质期短、青稞米口感粗糙等难题,并积极协调国内知名企业开展技术、市场对接。目前青稞米进入国家扶贫产品采购名录,项目达产后可创造8亿产值,为自治区脱贫3000余人。针对西藏人民喜食的糌粑存在生产小型化、卫生条件差、保质期短等问题,他首先解决了脂肪氧化酶不易处理的难题,开发的糌粑产品保质期可达10个月以上,该技术得到农业农村部认可;他牵头制定糌粑生产技术规程农业农村部行业标准,起草了农业行业标准《糌粑生产技术规程》。
坚持需求导向,研发产品供军营
驻藏部队长期生活在高海拔地区,在听说有的战士由于高原缺氧牺牲在前线后,王凤忠思考开发系列产品以解决军粮供应和驻藏部队食品供应。他带领团队历经两年多,创造性地把青稞米、牦牛肉、芫根巧妙搭配,开发了青稞自加热米饭,满足食品营养搭配,提升官兵抗缺氧能力。在全区扶贫展上,自治区主席齐扎拉拿着一盒青稞自加热米饭,连连称赞“这个产品好,既能将青稞进行转化,又为驻藏部队解决高原缺氧问题,希望西藏多出这样的好产品”。此外,高原缺氧和干燥的环境导致战士鼻腔出血和结痂,他与北京相关实验室开发了鼻腔喷雾剂,缓解了战士鼻腔出血和结痂问题,开发的产品同时得到自治区各厅局以及援藏干部好评。
经济社会效益双丰收,助力西藏脱贫攻坚
王凤忠在与企业合作的同时创新性地提出“飞地扶贫”的产业扶贫新模式,得到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自治区副主席庄严以及自治区扶贫办的高度认可,为解决深度贫困区脱贫致富提供了一条有自治区特色的扶贫方案。自2017年以来,通过大力推进相关产业项目的示范和产品转化,实现了青稞、牦牛、藏羊、藏猪4大优势产业由原料生产向加工产品生产、传统工艺向产业化发展,解决了长期制约西藏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实现了西藏优势农产品加工业从小、散、乱向标准化、产业化转型升级,原料与加工业比值从1:0.18提高到1:0.26。同时带动西藏自治区桑珠孜区、定日县、昂仁县、林芝等地区种养殖业发展,带动应用企业新增销售额1.2亿元,新增利润3478.6万元,新增税收757.54万元,带动自治区3000余人脱贫,累计增加农民收入约630万元。并为日喀则等地高校毕业生、建档立卡贫困户及当地贫困村民提供就业岗位约350余个。(通讯员 杜坷)
齐扎拉主席(右一)在扶贫展参观青稞加工产品
- 习近平向“声援巴勒斯坦人民国际日”纪念大会致贺电2023-11-30
- [科技日报] 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2023年度“揭榜挂帅”项目正式启动2023-11-29
- 研究发现杂原子在生物炭吸附过程中的互作机制2023-11-29
- 习近平在上海考察调研2023-11-29
- 研究揭示铁矿和有机物调节砷化学转化机制2023-11-28
- 中国农科院召开领导班子成员任职决定宣布会议2023-11-28
- [人民日报] 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揭榜挂帅”项目启动2023-11-28
-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加强涉外法制建设 营造有利法治条件和外部环境2023-11-28
- 吴孔明到党支部工作联系点调研2023-11-27
- 第二届农业科技图书奖在京颁奖2023-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