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88bet平台app官方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个面向”重要指示精神,围绕科技支撑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等中心工作,不断深化“三创”协同发展理念,创新科企科产合作模式,完善成果转化绩效评价体系,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努力提升成果转化服务能力,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推动全院成果转化事业取得新发展。
加强机制建设,抓好科技助力稳产保供
坚定服务农业农村建设主战场,举全院之力,组织大规模科技支撑专项行动,为全国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提供有效科技支撑。一是全面谋划部署组建产业专家团。建立完善全天候常态化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成立水稻、小麦、玉米、大豆、油菜、蔬菜产业专家团,全力做好服务政府、服务企业、服务农民、服务科研工作。二是组织开展夺夏粮秋粮丰收、科技抗旱指导服务和油菜扩增等专项行动,组织专家千余人次到全国20余个省(市)、100余个地市(州)、300余个县(区),开展“田间课堂”等各类科技指导培训近千次,为粮食丰收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多次对院科技服务稳产保供行动作出重要批示,“科技服务稳产保供”项目获评中宣部等18部门推选的全国“最佳志愿服务项目”。三是针对冬春极端天气,及时组织专家编制《188bet平台app官方 蔬菜应急保供科技支撑工作方案》《今冬明春灾害天气蔬菜生产保供技术指导方案》,报送农业农村部并供地方使用。四是持续推进高产高效技术集成示范。围绕区域农业高质量发展技术需求,在主产区统筹部署20个产业的高产高效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项目,2022年集成国内外先进实用技术209项,构建适合不同区域生态条件的农业绿色发展综合技术模式82套,油菜、花生等领域带动效果显著。
突出点面结合,推进科技支撑乡村振兴
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展重点定点区域科技帮扶,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一是全力打造11个乡村振兴科技支撑示范县。助力婺源、寿光成功入选全国农业科技先行县,阜平、兰考成功入选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二是有序推进舟曲、台江科技帮扶。为两县编制产业规划,开展50余场集中培训,示范引进新品种40多个,示范应用新技术30余项,帮扶工作得到中组部、农业农村部充分肯定和两县干部群众的高度认可。三是做好160个重点县科技帮扶工作。全院13个研究所的78名专家参与科技特派团,累计帮扶10个省、42个县、19个产业。四是科技援疆援藏取得阶段性进展。全年组织专家赴疆开展战略咨询服务200余次。组织编制西藏农牧业产业发展规划,引领西藏青稞、牦牛等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召开农业科技援藏工作交流会,搭建科技合作平台,合力解决西藏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问题。
实行多措并举,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围绕农业高质高效,加强有效科技成果供给,持续推进科技创新与转化应用,统筹抓好科企科产融合发展与区域新型研发体系布局,全年成果转化收入13.78亿元,同比增长5.7%。一是创新科企合作发展模式,全力推进院所两级成果转移转化。联合100余家知名企业、金融机构、协会学会共建院级科企融合发展联合体,与中海石油炼化、中国农业银行等大型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院级战略合作企业增至8家。全院研究所与400余家企业紧密合作,其中超20%共建了创新研发平台。二是积极促进创新资源对接,加强院地院校战略合作。组织院地合作对接座谈会50余次,先后与河南、内蒙古、重庆、河南新乡等20多个省、地方市人民政府,以及河南大学、河南农业大学、郑州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平台支撑。三是推动科技创新力量区域布局,推进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华东农业科技中心召开首届理事会,完成学术委员会、管理团队组建,引进3支科研团队;中农数院(淄博)完成机构注册、大型试验装备调试装配,遴选引进5支科研团队;中原研究中心与北方农牧业技术创新中心实体化建设全力推进。四是加强知识产权管理,提供全方位知识产权服务。启用动植物新品种命名管理系统,逐步实现全院科技成果命名的统一规范化管理。2022年全院获授权专利1855件,其中发明专利1584件,占比85.39%;知识产权转化率达到25%,比去年提高约5个百分点,知识产权转化收入占成果转化总收入近40%。五是精心打造技术转移服务平台,加强全国技术转移服务中心建设。2022年中心网站新增科技成果684项,成果交易公示公告128项;新设崖州湾和长春分中心,分中心总数增至13个;举办第二届全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大会,发布千项优秀科技成果和百项重大科技成果,4个重点项目签约总额2.9亿元。六是全面提升院所办企业管理与服务。所办企业发展平稳,年度营业收入19.96亿元,有14家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超过20%。
夯实管理基础,提升成果转化服务能力
不断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强化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建设,激发院所及企业创新活力。一是编制印发《188bet平台app官方 科企融合发展工作方案》等,进一步完善“1+6+N”的政策体系。二是强化成果转化队伍建设,组建知识产权专员、规划咨询专员队伍,完成近百名知识产权专员培训与颁证工作。三是完善研究所评价体系,大幅度增加成果转化权重,研究所评价转化指标从2021年占2大类3大项29小项,增至2022年占3大类6大项65小项。四是建立奖励激励机制,激发全员转化热情。评选出2022年度院成果转化优秀团队14个、知识产权奖1个、稳产保供先进个人22名、年度科普人物10名及科普作品10项、优秀科技成果转化征文28篇,营造成果转化的良好氛围。五是加大展览展示力度,大力宣传院科技成果。组织编印《2022主推科技成果选编》,精心设计建院65周年主题展、贺信五周年主题展、“农科这十年”主题展等主题展览,全面宣传院历史成就及院属单位创新能力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