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扫描
您的位置: 首页 > 传媒扫描 >

新疆农业科学院:我院核生所和温宿水稻站召开水稻钵形毯状秧苗机插技术示范推广工作研讨会

来源:作者:发布时间:2015-08-20

为进一步推进水稻钵形毯状秧苗机插技术示范推广,8月3日,院核生所和温宿水稻站在温宿县组织召开了水稻钵形毯状秧苗机插技术示范推广工作研讨会。中国水稻所研究员朱德峰、陈惠哲、徐一成,我院核生所副所长王奉斌,阿克苏地区农业局副局长张勇、副调研员肖璐,以及中国水稻所、察布查尔县和温宿县农业局、农技站、种子站,乌鲁木齐米东区农技中心,阿克苏地区农技站、兵团农一师、伊犁州农科所、托乎拉乡农技站、金丰源种业公司等单位领导、专家30余人参加。

会议期间,王奉斌副所长对水稻钵形毯状秧苗机插技术做了简要介绍,该技术自2014年从中国水稻所引入温宿水稻试验站进行试验示范后,效果十分明显,并于2015年由自治区科技厅作为科技支疆项目、财政厅作为三院基金项目进行立项,主要在我区机插秧稻区温宿县、乌鲁木齐市米东区、察布查尔县开展示范推广,有力提高了我区水稻机插秧技术,实现水稻种植全程机械化,单产和总产得到大幅提高。

期间,中国水稻研究所、水稻水稻钵形毯状秧苗机插技术发明人朱德峰研究员作了“水稻钵形毯状秧苗机插技术”学术报告,并对示范推广工作提出了要求。温宿站文孝荣和托乎拉乡农技站站长努尔加玛丽分别介绍了2015年该项技术在温宿县示范推广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在温宿县实施水稻钵形毯状秧苗机插技术约4200亩,发展示范户26户,百亩以上连片示范点12个,其中在托乎拉乡5村3组高产示范点面积520亩。

会上,张勇副局长、肖璐副调研员,分别就该项技术示范推广和项目管理等方面做了发言。专家们还参观考察了我院核生所温宿水稻育种基地、托乎拉乡五村水稻钵形毯状秧苗机插技术千亩示范方和金丰源良种繁育基地,并进行了现场指导。

水稻钵形毯状秧苗机插秧技术是由中国水稻研究所研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水稻机插秧新技术,结合钵形秧苗和毯状秧苗的优势,可实现真正的带土机插,具有秧苗素质好、秧龄弹性大、机插漏秧率低、伤秧率低、实现定量定位播种育秧和机插,每丛株数均匀,机插后秧苗具有返青快,早生快发的优点。育秧播种量小,秧苗素质好,能发挥水稻的增产潜力,比普通机插秧增产10%,是适合我区机插秧稻区推广应用的新技术。

来源:新疆农业科学院


(浏览次数: )
Baidu
map